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珠連璧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珠聯璧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朝建國之初沿用秦朝的曆法,至武帝時,經過了一百多年,舊的曆法已是不宜時用,於是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人奏請修改更換曆法。經過討論決定以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並徵召懂曆法的人士一起研訂《太初曆》。幾次推算,先是武帝下詔命太史令司馬遷採用鄧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曆,並廢除不適用的曆法,校正曆法的混雜不明。之後又經淳于陵渠再三的詳察核對《太初曆》推算的晦朔弦望和月球的盈虧變化,結果都是「八十一分律」最為符合,日月如併合的玉璧,星辰如成串的珍珠。於是陵渠上奏,決定用鄧平所製的曆法,並任命他為太史丞。文中「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原本指的是一種天文...
夏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三正曆法系統之一,為傳統「農曆」的別稱。依據傳統曆法的規則,以朔為初一,以冬至所在的月分為子月。但是先秦各朝及各國因為參考陰陽家的五行學說,而會選擇不同的月分為歲首。相傳夏朝以寅月為歲首,漢武帝太初曆亦以之為依據,並沿用至今。如此一來則正月是孟春,四月是孟夏,七月是孟秋,十月是孟冬。也稱為「夏正」。
中央氣象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預測氣象、發布地震報告、觀測天象及纂修曆法的機關。隸屬於交通部。簡稱「氣象局」。
郭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的古代社會》,從甲骨卜辭出發,系統地研究了商代社會,如古代婚姻發展、天神上帝觀念的起源、奴隸、天文曆法、農耕生產、貨幣貿易及音樂藝術等,涵蓋了商代生產方式、生產關係和意識形態等各方面的問題。1933年出版的《卜辭通纂》和1937年編輯的《殷契粹編》,對甲骨文進行了系統的編排和考釋,受到學術界極大的重視。郭沫若在金文和青銅器的研究方面也多有建樹。他科學地概括了中國青銅器時代的發展,並進行了初步分期;創造了標準器斷代法,開創性地把現代考古學的方法應用於商周青銅器研究,取得了突破的進展。郭沫若憑藉這一時期的甲骨文研究而與王國...
農民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盛行於我國民間的曆書。通常用來查看吉日、良辰,或依照曆上記載的節氣而履行農事。[例]農民曆上有相當豐富的傳統曆法資料,如二十四節氣、建除、干支等。
太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編載史事兼掌天文曆法。秦漢稱為「太史令」。魏晉以後,修史之職轉歸著作郎,太史則專掌曆法。隋改為太史監,唐改為太史局,宋則有太史局、司天監、天文院等名稱。元改名太史院。明清改為欽天監,修史之職則歸於翰林院,故俗稱翰林為「太史」。
敬授人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鄭重其事的將曆法交予百姓,使其掌握時令變化,不誤農事。《書經.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後指皇帝向天下頒發曆書,使天下遵行,不違農時,以求豐收。《元史.卷二四.仁宗本紀一》:「今遣禮部尚書乃馬臺等齎詔往諭,仍頒皇慶元年曆日一本。卿其敬授人時,益修臣職,毋替爾祖事大之誠,以副朕不忘柔遠之意。」也作「敬授民時」。
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為一元。《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
歷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曆法。《書經.洪範》:「五曰歷數。」唐.孔穎達.正義:「算日月行道所歷,計氣朔早晚之數,所以為一歲之歷。」也作「曆數」。
奉其正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使用對方的曆法,即投降。《二刻拍案驚奇》卷六:「士誠原沒有統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滿足,也要休兵。因遂通款元朝,奉其正朔,封為王爵,各守封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