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古代朝鮮的三個王國之一。相傳為赫居世所建,至西元四世紀中葉,成為朝鮮半島東南的強國。定都慶州,繼而與百濟、高句麗鼎足而立。七世紀中葉滅百濟及高句麗,趕走唐朝軍隊,幾乎一統半島。後於九世紀衰落,而滅於王氏高麗(王建)。新羅國王十分仰慕中國文化,除派遣子弟至長安留學外,其文字、曆法、律令制度、服飾等盡依唐式,唐化程度十分澈底,故也稱為「君子國」。
回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教徒通用之曆法。以西元六二二年七月十六日,即穆罕默德入麥地那的第二天為元年元旦。屬陰曆,以十二月為一年,單月為大月,三十天,雙月為小月,二十九天,平年三百五十四天,閏年三百五十五天,三十年中有十一個閏年,不置閏月。也稱為「伊斯蘭教曆」。
太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月亮。[例]回教曆法依太陰運行而訂。
大繆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謬不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是太史令司馬談之子,在父親過世後繼承父志,繼任太史令,從事編載史事兼掌天象曆法的工作。武帝天漢二年,李陵帶兵五千力戰匈奴十餘萬人,後因寡不敵眾,力竭而降,使得武帝大為光火,下令誅其全家。司馬遷出面為他辯護,也因而觸怒了武帝,被捕下獄並處以腐刑。出獄後轉任中書令,決心效法先賢在逆境中憤發的精神,完成太史公書,即現在的《史記》。司馬遷受刑後,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寫了封信給他,告訴他賢臣應有的作為。司馬遷看了後也回信,陳述對李陵之事的觀點以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一向對皇帝忠心耿耿,努力做好應盡的職責,卻發生這種「大謬不然」的事,情何以堪...
玉映珠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珠聯璧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朝建國之初沿用秦朝的曆法,至武帝時,經過了一百多年,舊的曆法已是不宜時用,於是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人奏請修改更換曆法。經過討論決定以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並徵召懂曆法的人士一起研訂《太初曆》。幾次推算,先是武帝下詔命太史令司馬遷採用鄧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曆,並廢除不適用的曆法,校正曆法的混雜不明。之後又經淳于陵渠再三的詳察核對《太初曆》推算的晦朔弦望和月球的盈虧變化,結果都是「八十一分律」最為符合,日月如併合的玉璧,星辰如成串的珍珠。於是陵渠上奏,決定用鄧平所製的曆法,並任命他為太史丞。文中「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原本指的是一種天文...
黃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黃帝時的曆法。唐.盧照鄰〈中和樂九章〉之一:「炎圖喪寶,黃曆開璿。」
2.清代所頒行的曆法。後泛指曆書,載有農時節氣和日常生活的宜忌。也作「皇曆」。
曆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曆法。《新唐書.卷一九九.儒學傳中.馬懷素傳》:「博學,尤通氏族、曆數、醫方。」《警世通言.卷四○.旌陽宮鐵樹鎮妖》:「有一人姓王名朔,亦善通五行曆數之書。」也作「歷數」。
珠璧相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珠聯璧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朝建國之初沿用秦朝的曆法,至武帝時,經過了一百多年,舊的曆法已是不宜時用,於是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人奏請修改更換曆法。經過討論決定以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並徵召懂曆法的人士一起研訂《太初曆》。幾次推算,先是武帝下詔命太史令司馬遷採用鄧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曆,並廢除不適用的曆法,校正曆法的混雜不明。之後又經淳于陵渠再三的詳察核對《太初曆》推算的晦朔弦望和月球的盈虧變化,結果都是「八十一分律」最為符合,日月如併合的玉璧,星辰如成串的珍珠。於是陵渠上奏,決定用鄧平所製的曆法,並任命他為太史丞。文中「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原本指的是一種天文...
太陰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曆法,簡稱為「陰曆」。我國古稱月球為「太陰」,故根據月相圓缺的週期而定的曆法即稱為「太陰曆」。如回曆屬純太陰曆,與太陽位置毫無關係,因此沒有閏月。我國自古流傳至今的農曆,雖然俗稱為「陰曆」,其實是以陽曆為骨幹,以陰曆為附屬的陰陽合曆,所以,一年分成十二個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外,還有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的置閏問題,以使曆年的平均長度與太陽年相當,並符合自然節氣。
太史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編載史事兼掌天象曆法。參見「太史」條。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