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報復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調「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對犯罪者本身施以報復,以使罪刑相當的刑罪目的。
業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善惡果報的因緣。《妙法蓮華經》卷一:「諸世界中,六道眾生,生死所趣,善惡業緣,受報好醜,於此悉見。」唐.元稹〈哭子〉詩一○首之四:「彼此業緣多障礙,不知還得見兒無。」
三世因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解釋眾生為何有形象、生活環境之種種差別的學說。謂由於過去世的行為,決定現在的狀況,而現在世的行為決定了未來世的處境。現在的果報,是過去因所造成,而現在所作的一切,又成為未來果報的因。如此不斷的行為造作,構成眾生輪迴的現象。《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一六:「三世因果名為處,我第自性為非處。」《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一:「三世因果,輪轉不息。」
三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造成修行者不能脫離生死輪迴的三種障礙,即業障、煩惱障、報障。業障指因貪戀世間而做的種種惡行,因沒有出離世間的心,所以在未來將成為解脫的障礙;煩惱障指煩惱無能排遣成為障礙;報障指由於極壞的果報,如生在地獄,而不能修行。《成實論》卷八:「經說:『三障──業障、煩惱障、報障』何者是耶?」
醒世姻緣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朝蒲松齡撰,一百回。寫狄希陳兩世惡緣的報應,著重於描寫家庭社會的各種現象,尤其是婦女的悍妒、家庭怨憎之事,都歸因於陰騭果報之說。
水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典籍。全稱為「慈悲水懺法」,相傳為唐知玄撰,三卷。據說唐朝悟達國師知玄左股曾經長了一粒瘡,非常痛苦,求醫無效,後得到一位異僧引水洗瘡,知道是前世果報,為消除罪業,所以編慈悲水懺法,以為修行的法本。
拔舌地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前毀謗人或言而不實的人死後所墮入的地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我不是迷信了那因果報應的話,說甚麼談人閨閫,要下拔舌地獄;不過談著這些事,叫人家聽了,要說你輕薄。」
直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單明瞭迅速,不拐彎抹角。《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天理自然果報,人多猜不出來,報的更為直捷,事兒更為奇幻。」《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還有一句直捷的話。」
業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善惡業因的苦樂果報。《大寶積經》卷九六:「汝自作罪今自來,業報自招無代者。」《唐語林.卷三.方正》:「代宗惑釋氏業報輕重之說,政事多託於宰相。」
陰德必有陽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默默做善事將來一定獲得有目共睹的好果報。如:「所謂『陰德必有陽報。』你今日行善,來日必得樂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