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棺材外面的套棺。如:「棺槨」。《西京雜記》卷六:「魏襄王冢,皆以文石為槨,高八尺許,廣狹容四十人。」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於宋城門附近的池仲魚,因城門失火,延及他家而活活被燒死的故事。一說指宋城門失火,人盡取池水滅火,魚因乾渴而死。見《太平廣記.卷四六六.池中魚》引《風俗通》。比喻無端受災禍連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九回:「你們這件事鬧翻了,他們窮了,又是終年的鬧饑荒,連我養老的幾吊棺材本,只怕從此拉倒了;這才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有屍體的棺材。如:「靈柩」、「棺柩」。《禮記.曲禮下》:「在床曰尸,在棺曰柩。」
入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屍體放進棺材裡。[例]進行入殮的時候,家屬紛紛跪在遺體周圍大聲痛哭。
靈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死者棺材的敬稱。《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孤魂翔故城,靈柩寄京師。」《三國演義》第八回:「劉表換回黃祖,孫策迎接靈柩。」也稱為「靈櫬」。
棺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棺材和套在棺外的外棺。《儒林外史》第一回:「又虧秦老一力幫襯,製備衣衾棺槨。」
剝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體剝蝕而脫落。唐.白居易〈題流溝寺古松〉詩:「煙葉蔥蘢蒼麈尾,霜皮剝落紫龍鱗。」《儒林外史》第二三回:「棺材貼頭上有字,又被那屋上沒有瓦,雨零下來,把字跡都剝落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棺材。《說文解字.木部》:「櫬,棺也。」《左傳.襄公二年》:「穆姜使擇美檟以自為櫬。」
抱不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別人不平的遭遇感到氣憤、憤慨,有抑強扶弱的意思。《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晁思才見得出殯甚是苟簡,棺木又甚是不堪,抱了不平,說道:『小二官也為了一場人,家裡也儘成個家事,連十來兩銀的棺材也買不起。』」
桐棺三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桐木製成厚僅三寸的棺材。表示薄葬。《左傳.哀公二年》:「桐棺三寸,不設屬辟。」《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其送死,桐棺三寸,舉音不盡其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