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彭瑞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止意識的流浪,從模糊中清醒過來。也進一步指出,日治時代和台灣民族解放運動同步出發的台灣新文學運動,終極目標即在建立台灣民族文學,本土化要做的,就是貫澈先行代作家們未竟的使命。◎巫永福文學評論獎◎賴和文學獎◎行政院文耕獎評論集《台灣文學探索》、《驅逐迷霧 找回祖靈── 台灣文學論文集》、《霧散的時候》、《文心集》、《文學評論百問》、《歷史迷路文學引渡》、《臺灣文學沈思錄》、《泥土的香味》、《文學隨筆》;作家評傳:《鍾理和傳》、《葉石濤評傳》、《台灣文學50家》、《瞄準臺灣作家》及文學史:《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1994...
絳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色絲織品。清.李天馥〈憶王孫.妒春良夜愛春朝〉詞:「花外紅樓卷絳綃,極目香塵舊板橋。」
崒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聳而險峻。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群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
三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三。唐.岑參〈山房春事〉詩二首之二:「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詩二首之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梓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鄉。《花月痕》第四三回:「梓鄉極目黯飛雲,可憐倚枕強留,猶自傷心南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