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自為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人主動拚死戰鬥。形容人人搏命奮戰。《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宋.蘇軾〈乞增脩弓箭社條約狀〉二首之一:「人自為戰,虜甚畏之。」
生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生命得以保全之地,相對於死地而言。《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抱朴子.內篇.微旨》:「有急則入生地而止,無患也。」
人才難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才能的人不易得到。指要愛惜人才。元.費唐臣《貶黃州》第一折:「主上震怒,送廷尉治罪,要處之死地,我想來,人才難得,又使主上有殺近臣之名,只索救他一遭去。」《發財祕訣》第九回:「一則也是他福至心靈,處處懂得巴結;二則也是人才難得,近來居然升了二買辦了。」
扁擔壓不出個屁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任何壓力下仍都一言不發,絕不抗議。用以比喻懦弱的人。《醒世姻緣傳》第五九回:「可恨那個狄希陳,你就分辯幾句,他便怎麼置你死地?他卻使那扁擔也壓不出個屁來。」
出死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生入死」之典源,提供參考。 《老子.第五○章》出生入死。生之徒1>十有三,死之徒2>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注解〕 (1) 生之徒:長壽的人。 (2) 死之徒:短壽、夭折的人。
借交報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身代人報仇。《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其在閭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姦,掘冢鑄幣,任俠并兼,借交報仇,篡逐幽隱,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騖者,其實皆為財用耳。」也作「借客報仇」。
根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男性生殖器的隱語。《野叟曝言》第一一三回:「飛娘一刀已到,根器削斷,鮮血直噴。靳直大喊一聲,暈死地上。」
鴆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鴆羽有毒,置於酒中而飲,可致人於死地。語本《楚辭.屈原.離騷》:「吾令鴆為媒兮,鴆告余以不好。」漢.王逸.注:「鴆,運日也。羽有毒,可殺人。以喻讒佞賊害人也。」後比喻讒佞害人。
斬宗絕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嗣斷絕,無繼承者祭祀祖先。《通俗常言疏證.家族.斬宗絕嗣》引《杏花村》劇:「我的孩兒與你有甚冤讎,把他置之死地,害我斬宗絕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