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釣譽沽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視仁義,功勞甚大,因此在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事儉約,生活花費少於常規,以身作則,使民風淳樸,與那些穿著奇特服裝來謀取聲望的人完全不同。這兩個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釣虛譽」,後來被合用成「沽名釣譽」,用來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謀取名聲和讚譽。
民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百姓的風俗習慣與傳統,包含建築風格、日用器物形式等物質文化,以及民間故事、俚語、宗教儀式等非物質文化。《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樂者,所以變民風,化民俗也。」《文明小史》第一回:「湖南永順府地方,毗連四川,苗漢雜處,民俗渾噩。」
泰雅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泰雅族Keyword:Atayal 參考資料鈴木 植(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第一版)。台北市:原民文化。(註一)亞磊絲‧泰吉華坦、達西屋拉彎‧畢馬、田哲益(2006)。認識台灣原住民(初版)。台北市:原產會。(註二)田哲益(2001)。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一版)。台北市:武陵。(註三)田哲益(2003)。台灣原住民生命禮俗(一版)。台北市:武陵。(註四)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極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最高限度。《文明小史》第一回:「民風保守,已到極點,不能革舊,焉望生新?」
宜蘭縣凱旋國民小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宜蘭縣凱旋國民小學凱旋國小位於宜蘭市郊的蘭陽溪畔,舊稱壯二,屬典型農業區,學區以建業、南津、凱旋三里里民的子弟為主,民風淳樸,孝悌傳家。民國三十五年本校為育才國校分班,民國四十二年由分班升為分校。民國五十四年奉省政府教育廳令核准正式獨立,校名為「宜蘭縣宜蘭市凱旋國民學校」。民國八十六年宜蘭縣政府辦理縣政中心區段徵收,本校進行規劃遷校事宜,九十年十月二十一日舉辦遷校落成典禮。本校校地約2.65公頃,學校建築採整體規劃,目前已建置24班規模的教室數量,有明亮寬敞的展藝館,是學生雨天活動的好場地,也是辦理大型活動的最佳場所;...
布農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2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布農族Keyword:Bunun 參考資料鈴木 植(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第一版)。台北市:原民文化。(註一)亞磊絲‧泰吉華坦、達西屋拉彎‧畢馬、田哲益(2006)。認識台灣原住民(初版)。台北市:原產會。(註二)田哲益(2001)。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一版)。台北市:武陵。(註三)田哲益(2003)。台灣原住民生命禮俗(一版)。台北市:武陵。(註四)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錙銖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謬,以訓後人,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在《顏氏家訓.治家》中,顏之推提到當時民風敗壞,民間嫁娶之時,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雙方非但不以為怪,甚至還討價還價,連一點小錢都要斤斤計較,和一般的買賣無異。這樣的婚姻,由於不注重對方的人品教養,通常都是後患無窮,所以他提醒子孫不可不慎!「銖錙必較」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計較。出現「銖錙必較」的書證如宋.陳文蔚《陳克齋集.卷三.雜著.朱先生敘述》:「先生造理精微,見於處事,權衡輕重,錙銖必較。」
一丁不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坐轎子的,因此對他產生不好的印象。又因幽州為安祿山之亂的發起地,人民向來強悍尚武,張弘靖想改善當地的民風,便毀壞安祿山的墳墓,此舉更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感。他的兩個從官韋雍、張宗厚行為囂張跋扈,常吃喝玩樂直到深夜,喝醉酒還要大隊人馬護送他們回家,燭火照得整條街通亮。看到不滿意的事就亂罵大叫,還對士兵說:「現在天下太平,你們會拉弓射箭有什麼用?還不如去認識一個『丁』字來得有用!」因為「丁」字是很容易認識的字,如果連「丁」字都不認識,那就接近文盲了。所以這句話不但誇讚了自己,也取笑了長於武藝的兵士。使得士兵們相當地氣憤,對他們深惡痛絕。後來「目不識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
樸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樸憨直。如:「此地民風樸直,與世無爭。」
入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進入某個地區。[例]各地民風不同,入境即得隨俗。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