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防意如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意如城,是指防止私欲的心有如防止敵人攻城。在晉朝釋法炬、法立合譯的《法句譬喻經.卷一.心意品》中有一段故事用到了「防意如城」。這段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話說佛祖在世的時候,有一位修道人,在河邊樹下修道。但是十二年來,心中仍然充滿欲望,無法專心於佛道。佛祖知道這位道人仍然可以度化,所以化身變作一位沙門(行腳僧),來到道人修練的樹下。那天晚上,兩人一起在樹下休息的時候,在月光中,看到一隻烏龜從河中爬出,來到樹下。另外也看到一隻狗,因為飢餓,到處尋找食物。狗一看到烏龜,便想吃牠,烏龜一下子就把頭尾四腳縮入殼中,狗根本無從下口。等到狗離開稍遠,烏龜才把頭腳伸出,繼續行走,狗看在眼裡,無可奈何。道人看了...
洗心滌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滌心胸,摒除雜念。比喻澈底改變思想。《元史.卷二七.英宗本紀一》:「卿等亦當洗心滌慮,恪勤乃職。」《西遊記》第八回:「當時入了沙門,送菩薩過了河,他洗心滌慮,再不傷生,專等取經人。」
法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佛教所闡述的道理。《晉書.卷六五.王導傳》:「時有外國沙門名提婆,妙解法理,為珣兄弟講毗曇經。」
一新耳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俗7>,更有何難?」下詔褒美8>,班9>之天下,一如鑒所上。齊人愛詠,咸曰耳目更新。高祖崩後,和罷沙門歸俗,棄其妻子,納一寡婦曹氏為妻。曹氏年齒已長,攜男女五人隨鑒至歷城,干亂政事。和與曹及五子七處受納,鑒皆順其意,言無不從。於是獄以賄成,取受狼籍,齊人苦之,鑒治名大損。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 (2) 鑒:元鑒,字紹達,北魏宗室,鮮卑族,生卒年不詳。頗覽書傳,沉重少言,寬和好士。任齊州刺史時,采齊舊風,軌制合於規矩,帝下詔褒之。 (3) 高祖:拓跋宏(西元467∼499),又名元宏,北魏孝文皇帝,鮮卑族。改革吏治,並遷都洛陽,改鮮卑姓氏為漢姓,禁胡服、...
腹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輪狀病毒腸癌,傳染途徑是經由口吃入受汙染的食物或經由空氣傳染,好發季節為冬季;而常見的細菌性腸炎則以沙門氏菌腸炎為代表,傳然途徑是吃到受汙染的食物或水,好發季節則為夏季。腸道若受到細菌的感染,嬰幼兒最常出現的症狀為嘔吐或腹瀉的症狀,有時會伴隨發燒、腹脹及腹部疼痛不適。哺餵母乳的嬰兒,糞便的性質較軟,且呈稀狀性質的軟硬,大便次數亦較一般喝配方奶分的嬰兒多,這是以母乳哺餵的嬰兒特有的現象,故平時就需多注意其有無出現異常的排便情形。 二、照護措施1.飲食方面:嬰兒可以先調整牛奶的沖泡方式,稍加稀釋其濃度,如將牛奶減成二分之一或...
白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佛教稱呼在家的世俗之人為「白衣」。《維摩詰所說經.卷上》:「雖為白衣,奉持沙門。」
石麟降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的說唱文學。唐代僧人根據佛經的內容加以鋪陳演義,以通俗有趣的說唱方式向在家人宣揚佛法。《資治通鑑.卷二四三.唐紀五十九.敬宗寶曆二年》:「上幸興福寺,觀沙門文漵俗講。」
糜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浪費。《晉書.卷七七.何充傳》:「供給沙門以百數,糜費巨億而不吝也。」《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將晚癮發,辭別回去,心上後悔不該來的,糜費了許多盤川。」也作「靡費」、「糜擲」。
釋迦牟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語śākyamuni的音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俗名悉達多,生於西元前五六六年,原是釋迦國的太子,二十九歲出家修道,從當時著名的沙門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子修習禪定。不久就達到他們所教導的一切,但這並不能滿足他的希求,經過六年的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禪中,他順次經歷禪那的四種境界,然後繼續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證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覺。從此以後,他被稱為佛陀。並到處說法,組織僧團,直至西元前四八六年圓寂。簡稱為「釋迦」。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