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容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儀容舉止。《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有一沙門,容止獨秀,舉眾往目,皆莫識焉。」《文選.何晏.景福殿賦》:「觀虞姬之容止,知治國之佞臣。」
2.收留。《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過期不出,沙門身死,容止者誅一門。」
天上石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南史.卷六二.徐陵傳》:「年數歲,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誌,寶誌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後用以稱讚他人的兒子穎慧出眾。《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天上石麟,誇小兒之邁眾。」也作「天上麒麟」。
強詞奪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強詞奪理」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神清《北山錄.卷三.合霸王》三國初,吳人未甚信。天竺沙門康僧會始造於吳,締搆行道,孫權以為誣。……孫皓狂虐不道,國將病矣!初廢毀淫祠,延及寺宇,群臣議曰︰「佛之威力不並餘神,僧會感靈。太皇創寺,今若輕廢,恐貽後悔。皓意未謂之然,使張昱至寺詰會,會才辯奇拔,昱不能加,乃復于皓。皓1>大集公卿洎2>庶寮3>,徵會以車馬,既至,皓強詞昧理,取會不及已。而會酬抗盡典謨之體,推引叶忠良之議。皓然知其不可屈,乃革容而敬焉。 〔注解〕 (1) 皓:孫皓(西元242∼284),三國吳皇帝,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孫皓個性專橫殘暴,奢侈荒淫,大失民心。天紀四年,...
佛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陀的造像。《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有師子國胡沙門邪奢遺多、浮陀難提等五人,奉佛像三,到京都。」
2.泛指佛、菩薩、羅漢、明王等的造像。造像的方式包括雕塑、鑄、繪畫、刺繡。《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詔誅長安沙門,焚破佛像,敕留臺下四方令,一依長安行事。」
人中獅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像獅子一般沉毅雄強,極具威嚴的人。「獅」文獻異文作「師」。《釋氏要覽.卷下.人中師子》引〈治禪經後序〉:「天竺大乘沙門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諸國獨步,內外綜博,無籍不練,世人咸曰人中師子。」
志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班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王即說偈,言:「……生老病死,輪轉無際。事與願違,憂悲為害。……」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得虛空等定,聞法悟解,還至天羅國班足王所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中偈句。」
強詞昧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強詞奪理」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神清《北山錄.卷三.合霸王》三國初,吳人未甚信。天竺沙門康僧會始造於吳,締搆行道,孫權以為誣。……孫皓狂虐不道,國將病矣!初廢毀淫祠,延及寺宇,群臣議曰︰「佛之威力不並餘神,僧會感靈。太皇創寺,今若輕廢,恐貽後悔。皓意未謂之然,使張昱至寺詰會,會才辯奇拔,昱不能加,乃復于皓。皓1>大集公卿洎2>庶寮3>,徵會以車馬,既至,皓強詞昧理,取會不及已。而會酬抗盡典謨之體,推引叶忠良之議。皓然知其不可屈,乃革容而敬焉。 〔注解〕 (1) 皓:孫皓(西元242∼284),三國吳皇帝,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孫皓個性專橫殘暴,奢侈荒淫,大失民心。天紀四年,...
傷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病名。病原體為沙門氏傷寒桿菌,可經由飲水或食物傳染。潛伏期約為兩周,症狀為發燒、頭痛、發冷、腹痛、便祕或腹瀉、脈搏緩慢,甚至出現肝脾腫大、胸腹部有玫瑰疹等病症。可能引起腸胃出血、肺炎等併發症。也稱為「腸傷寒」。
落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削髮為僧尼。《北史.卷一六.魏道武七王列傳.河南王曜》:「遂自落髮為沙門。」
走投沒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所寫的戲曲《瀟湘雨》第三折中,就用了「走投無路」來表示主角的困境。內容描述女主角張翠鸞被押解,經過沙門島,碰到一場大雨,又冷又溼,不但雙腳陷在泥濘中,舉步維艱,又閃了腰,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覺得這沙門島簡直是人間煉獄。「走投無路」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無路可走,處境窘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