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消除、除去。如:「打蟲」、「打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解除、消除。如:「敗毒」、「敗火」。
芥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小的梗塞物。比喻心裡不舒服或與人有嫌隙。[例]經過老師的調解,他們之間的芥蒂已經消除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行為改變技術原理與運用1.1 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1.2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類型1.3 增進個體良好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1.4 消除個體不適當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1.5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 行為改變技術原理與運用行為改變技術是行為原理在許多人類情境的運用(包含兒童養育、教育、輔導、心理治療、企業管理、社會工作等情境),相信所有行為都可由學習得來。行為改變技術的功效,積極而言,可增進個體良好行為;消極而言,能消除個體之不適當行為。茲就其特性、理論類型...
武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皇后。是以,高宗曾下詔特封武則天為「宸妃」,以提高武則天的地位。 皇后武則天當上皇后,為控制後宮,消除隱患,殘忍地殺害了王皇后和蕭淑妃。武則天當上皇后之初,皇太子仍然是高宗長子燕王李忠。武則天恐若有一天太子當上皇帝,對己不利,於是利用許敬宗等人上奏,更換皇后之子李弘為太子。武則天為鞏固自己的地位,便清除異己,於是將褚遂良、長孫無忌及韓瑗等人貶官,或令其自縊。另外,武則天亦扶植了許敬宗、李義府等新貴,以穩固政治地位。又將《氏族志》改為《姓氏錄》,以提高新貴的社會地位。 大聖帝皇位繼承成了女皇帝最棘手的問題。經宰相狄仁傑相...
一箭雙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明.劉宗周〈尋樂說〉:「近儒王心齋先生所著學樂歌,則曰:『人心本是樂,自將私欲縛;私欲一萌時,良知自然覺;一覺便消除,人心依舊樂。』……又曰:『學則樂,樂則學。天下之樂無如此學,天下之學無如此樂。可為一箭雙鵰學。』」
適性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求。(三)積極性的差別待遇1. 為使受教者在起點獲得均等的地位,教育應採取「積極性的差別待遇」,以消除社會地位不利的影響。2. 政府應在學生入學之前提供補償性刺激,彌補個別環境間的差異,使各種背景之學生的能力在入學時均達到某一標準。學校方面:(一)提供適宜的學習環境,進行多樣化教學活動(二)培養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增進學習興趣與效果(三)採用腦力激盪術、發現學習、探究訓練等方法促進思考能力的發展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縱使學習落後,趕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只要不斷有向上求進的意志,在老師提供的學習環境之下,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除、消滅。如:「泯滅」、「泯沒」。唐.杜甫〈贈鄭十八〉詩:「古人日已遠,青史字不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消除、除去。如:「排憂解難」。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詞〉:「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蘇格拉底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格拉底教學法又稱產婆法,這種方法是屬於假說消除的被動法,隨著受問者承認進一步的假說,在消除先前假說的過程中,必然產生矛盾,用這種方法逼使一個人檢視他自己的信念和這種信念的真實性,因而從中得到啟發。將這種方法用於教學時,就成為所謂蘇格拉底的教學法,那就是教師用一連串相關的問題,去激發學生思考,他從不給學生現成的答案,他用反問和反駁的方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地修正觀念,接受他的思想影響。此時,教師所扮演的是知識「接生婆」的角色,而不是「填鴨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