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清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靜幽雅。《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琴韻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調,必有英雄竊聽。」《紅樓夢》第十七、十八回:「你只知朱樓畫棟,惡賴富麗為佳,那裡知道這清幽氣象!」
幽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雅清靜。《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上得岸時,轉灣抹角,到了一個去處,引進幾重門戶裡頭,房室甚是幽靜清雅。」《紅樓夢》第二三回:「我心裡想著瀟湘館好,我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的更覺幽靜。」
口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不流利,常有字音重複或詞句中斷的現象。《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為人簡易佚蕩,口吃不能劇談,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靜無為,少耆欲。」《三國演義》第一○七回:「艾為人口吃,每奏事必稱『艾……艾……』。」也稱為「結巴」。
言人人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孝惠帝元年,除諸侯相國法,更以參為齊丞相。參之相齊,齊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1>富於春秋2>,參3>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如齊4>故(俗)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使人厚幣請之。既見蓋公,蓋公為言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推此類具言之。參於是避正堂,舍蓋公焉。其治要用黃老術,故相齊九年,齊國安集,大稱賢相。 〔注解〕 (1) 悼惠王:劉肥(?∼西元前189),西漢沛人。高祖長庶男,外婦曹氏所生。高祖六年,封為齊王。卒謚悼惠。 (2) 春秋:年齡。 (3) 參:曹參(?∼西元前190),字敬伯,漢初沛人。與蕭何同佐高祖定天下...
委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委任、付託。《舊五代史.卷八五.晉書.少帝本紀.史臣曰》:「委託非人,坐受平陽之辱。」《紅樓夢》第五六回:「趁今日清靜,大家商議兩件興利剔弊的事,也不枉太太委託一場。」也作「委托」。
寂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靜無聲。《紅樓夢》第五六回:「只見院中寂靜,只有ㄚ鬟婆子諸內壼近人在窗外聽候。」
蘭亭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少有美名,朝廷公卿都喜愛他的才幹,屢次征召為侍中、史部尚書等職,他都堅辭不受。他不喜當官、更喜歡清靜。但是當他不得已而任官時,他又決不尸位素餐。他在任職期間,曾對宰相謝安和參與朝政的殷浩等人發青過重要而切實的政見。他還對饑民開倉賑濟。這些都說明他不慕榮利但為人正直的品格。王羲之從小愛好書法。幼年時他曾跟隨姨母,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過書法。渡江後,他又學習了前輩書法大師李斯、曹喜、張芝、張昶、蔡邕、鍾繇和梁鵠等人的書法。這使他的書法融合各家所長,自成一家。再加上他的家族中擅長書法的人濟濟一堂,父輩王導、王曠、王异等都...
平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平寧、平和、平安、寧靜、和平、和緩、清靜、鎮靜、安寧、幽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詳和樂。《玉篇.心部》:「愔,安和貌,悅貌。」《文選.宋玉.神女賦》:「澹清靜其愔嫕兮,性沉詳而不煩。」
安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靜無事。《老殘遊記》第七回:「果能使地方安靜,雖無不次之遷,要亦不至於凍餒。」也作「安靖」。
2.安穩無聲。《三國演義》第一○四回:「軍中安靜如常,切勿舉哀。」《紅樓夢》第五二回:「翻騰至掌燈,剛安靜了些。只見寶玉回來,進門就嗐聲跺腳。」
3.氣度沉穩。《紅樓夢》第五五回:「只不過是言語安靜,性情和順而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