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8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何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論語》中「道」的理解。他認為天地萬物都是「有所有」,而「道」則是「無所有」,是「不可體」的,所以無語、無名、無形、無聲是「道之全」。 著作其著述完整存於世者甚少,以散文和賦為主,散文多是哲學、政治論文,如《無名論》、《無為論》、《韓白論》、《冀州論》等。賦今僅存一篇,即《景福殿賦》,魏明帝曹叡在許昌建成景福殿,何晏受命而作此賦。賦分三部分,先述興建緣起,中間一大段寫宮殿規模、結構、環境、裝飾,並從寫政治、人事相結合的角度,解釋其象徵性含義,末尾則按照勸百諷一的傳統寫法,說了一些正面的道理。此賦與東漢王延壽所撰《魯靈光...
錢謙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扔進了許多瓦石。後任南明朱由崧弘光朝廷禮部尚書,當清軍兵臨城下時,柳如是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後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謙益拉住。最後錢謙益率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開城向多鐸迎降。時人有詩「錢公出處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聞。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仕清後以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任《明史》館副總裁,被人嘲笑為「兩朝領袖」。歷仕四朝,四次罷職閒居。錢謙益一生好佛,迷信「三生」、「轉世」、之說,又痛斥狂禪。順治三年(1646年),託病回鄉。順治四年(1647年),因江陰黃毓祺反清...
默默不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嘿嘿無言、默默無聲、默默無言、默默無語、三緘其口
相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對看。如:「相視無語」。唐.韓愈〈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相逢風塵中,相視迭嗟矜。」
咂嘴弄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示讚嘆、欣賞。《負曝閑談》第一一回:「丹陽廩生默然無語,溧陽監生還咂嘴弄舌的道妙。」
消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情所惑而心神迷亂。宋.陸游〈浪淘沙.綠樹暗長亭〉詞:「清淚浥羅巾,各自消魂。」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又不知歸期定准,只落的無語闇消魂。」也作「銷魂」。
嘿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作聲。《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徽宗心頗疑之,嘿然無語。」《文明小史》第二○回:「賈子猷聽了,只得嘿然。於是催兄弟及姚小通起來梳洗。」也作「默然」。
投礫引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僧云:「什麼人分上事?」師云:「老僧有分,闍黎有分。」僧云:「某甲不招納是如何?」師佯不聞,僧無語。師云:「去。」師院有石幢子被風吹折,僧問:「陀羅尼幢子作凡去?作聖去?」師云:「也不作凡,亦不作聖。」僧云:「畢竟作什麼?」師云:「落地去也。」師問一座主,講什麼經?對云:「講涅槃經。」師云:「問一段義得否?」云:「得。」師以腳踢空,吹一吹,云:「是什麼義?」座主云:「經中無此義。」師云:「五百力士揭石義,便道無。」大眾晚參,師云:「今夜答話去也,有解問者出來。」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云:「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墼子2>。」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談徵.言部.拋磚引玉》。 (2)...
錦上鋪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溈山云:「去去。」纔下到法堂外,師姑問十三娘:「尋常道我會禪,口如鈴相似。今日為什摩大師問著總無語?」十三娘云:「苦哉!苦哉!具這個眼目也道我行腳,脫取納衣來與十三娘著不得。」十三娘後舉似師,便問:「只如十三娘參見大溈,與摩秪對,「還得平穩也無?」師云:「不得無過。」娘云:「過在什摩處?」師乃叱之。娘云:「今日便是錦上更添花。」■宋.王安石〈即事〉詩(據《王臨川集.卷二二.律詩九》引)河流南苑岸西斜,風有晶光露有華。門柳故人陶令宅,井桐前日總持家。嘉招欲覆盃中淥,麗唱仍添錦上花。便作武陵樽俎客,川源應未少紅霞。
掩鼻偷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摀著鼻子偷正在燃燒的香。比喻自欺。《五燈會元.卷五.本生禪師》:「師曰:『節目上更生節目。』僧無語。師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