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86.01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爭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辯議論。《後漢書.卷六一.黃瓊傳》:「爭議朝堂,莫能抗奪。」
看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事、物所持的觀點。[例]兄弟倆常因對事情的看法不同而引發爭辯
惠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又缺乏具體論證,這對於深入研究惠施的邏輯思想帶來諸多困難。但是,惠施是把百家爭鳴中關於理論問題的爭辯進而發展為關於邏輯問題探討的偉大先驅。並且,“歷物之意”的那些命題,不僅是才氣橫溢的哲學議論,而且是思想深邃的名理分析。它無愧為古代邏輯學的重要典籍。在中國邏輯史上,“以善辯為名”的惠施同時是以“善譬”著稱於世。 “善譬”是他善於用“譬”的形式進行邏輯類推。惠施為善譬下定義:“以其所知,諭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惠施的“善譬”絕不限於純學術領域,更主要用來論證自己的政治觀點,同時可以反駁對方的觀點。惠、莊“濠梁之辯”世...
鬥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爭辯、爭吵
爭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辯論,各不退讓。[例]雙方已經就此議題多方爭論,仍然無法達成協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犯相互爭辯、辯論。《說文解字.辡部》:「辡,罪人相與訟也。」
爭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鬥嘴、喧鬧、爭辯、吵鬧
風動旛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祖慧能在法性寺時,風吹旛動。一僧說是風動,一僧說是旛動,兩人爭論不休,慧能說:「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意謂外境的變化,是自心投射的結果。見《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後比喻限於外在現象不同意見的爭辯。如:「這種各執己見的辯論,正像風動旛動的爭辯一樣,誰也沒把握住問題真正的重點。」
口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勸解、爭辯時所說的話。[例]他喜歡逞口舌之快,所以常得罪人。
定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案件、方案等所做的最後決定。如:「這件事既然成了定案,就毋須再做爭辯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