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萬有引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宇宙中的任何物體之間相互吸引之力,習稱為「萬有引力」,物理學上稱為「重力」。牛頓發現此力的量值與兩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而與其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火箭的原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產生推力,並藉由電腦監控著發射爬升的過程,以修正火箭爬升的角度。這整個過程都依循物理的定律(特別是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燃料在燃燒室中燃燒,所產生的推力便使得火箭上升。但如果燃燒室密閉的話,火箭就會爆炸。燃燒產生的氣體要經由噴嘴衝出,由於氣體無法向上噴出,於是產生了一般向上的力量(反作用力),這力量相等於氣體向下噴出時所產生的力量(作用力)。 亞利安5號亞利安火箭載射了世界約半數的大型商用人造衛星。亞利安5號發射時,使用一具主引擎和兩具推進器,一共產生相當於1200噸重的推力。這火箭在地面時的質量大約...
慣性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何物體不受外力時,必保持它原來的運動狀態,靜止者保持靜止,原來運動者繼續做等速直線運動,此稱為「慣性定律」。也稱為「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速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平均速率不會顯示汽車在行駛期間的變化,所以平均速率大不同於瞬時速率。 參考書目註1: 觀念物理I,牛頓運動定律.動量,休伊特(Paul G.Hewitt)著,常惠雲譯,第一版,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台北縣三重市,大和圖書報股份有限公司經銷,2001。註2: 新世紀科學學習百科,內爾阿德利著,初版,台北市,貓頭鷹,1995。
Appl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蘋果電腦」。最初的LOGO在1976年由創始人三人之一韋恩設計,只在生產Apple-I時使用,為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看書的鋼筆繪畫。在1976年由賈伯斯決定重新委託廣告設計,並配合Apple-2的發行使用,本次LOGO確定使用了彩虹色、具有一個缺口的蘋果圖像。這個LOGO一直使用至1998年,在iMac發佈時作出修改,變更為雙色系列。2007年再次變更為金屬帶有陰影的銀灰色,使用至今。蘋果LOGO的來由多被誤解為「圖靈自殺時吃了一口的氰化物溶液蘋果」。其來源為2001年的英國電影《Enigma》,在該部電影中虛構了前述有...
重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理學上廣義的指萬有或地心引力,狹義的指地球對於地面上一切物體的吸引力。[例]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因而發現了重力作用。
相對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時和空相對的物理學說。二十世紀初由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所提出,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物理上量度的過程注意到光速並非無限大。相對論修正了牛頓以來對空間、時間、引力及運動規律永恆不變的看法,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對物理學、天文學等方面有莫大貢獻。
摩擦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兩個物體壓在一起力的大小。例如汽車與路面的摩擦力隨著汽車載重的增加而增加。 摩擦力的測量(註1)用牛頓測力計拖著小木塊前進,指針表示掛鉤的張力。小木塊等速度運動時,牛頓測力計就能指示小木塊與桌子的摩擦力。 最大摩擦力與動摩擦力(註2)1. 最大摩擦力:物體與表面相互擠壓的最大力量,或是由物體與表面的狀態而決定。2. 動摩擦力:當物體開始滑動時,物體表面之間的摩擦力也同時從靜止摩擦力轉換成動摩擦力,一邊來說,動摩擦力會比靜止時的最大摩擦力還來的小。...
地心引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吸引其他物體指向地心的力量。即為物體向下墜落的原因。[例]牛頓因蘋果從樹上落下而發現了地心引力。
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關物理的100個常識,形豔編著,第一版-台北市,驛站文化,2011.09。註2: 觀念物理I,牛頓運動定律.動量,休伊特(Paul G.Hewitt)著,常惠雲譯,第一版,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台北縣三重市,大和圖書報股份有限公司經銷,200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