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42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海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海馬(sea horse)1.1 育兒爸爸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海馬(sea horse)1. 海馬是最不像魚類的魚類,屬於海龍科。牠們的頭像馬的頭,尾巴像猴子的尾巴(也因為尾巴細長且彎曲,所以海馬常利用尾巴捲起水藻、海草或者珊瑚,用來偽裝),眼睛像變色龍的眼睛(海馬的眼睛生在骨質的塔形結構上,每個小塔都可以轉向不同的方向,所以牠們只需要用一隻眼睛搜索食物,另一眼機警地環繞四周),整個身體就像個木雕。海馬都以直立的方式游泳,利用背鰭的擺動向前推進,微小的胸鰭用來調整前進的方向。海馬沒有腹鰭或尾鰭,但有一...
方素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媽小時候(東方出版社)200422個孤兒(東方出版社)2004小狗汪汪叫(上人文化公司)2005五隻猴子在樹上(維京國際公司)2006大象再見(華一書局)2006媽咪,我怕(華一書局)2006汪達的亂髪(華一書局)2006《火車要開了》《森林來了一隻狗》《森林派對》《哇,變色了》《我想飛》《怕冷的企鵝》《最好吃的蛋糕》《膽小的貓頭鷹》《長好長的圍巾》《我長大以後》《爸爸,我愛你》《小狗恰克與貓咪》《樹爺爺》《飛上天空的綿羊》《大樹在唱歌》以上15冊是台北市TIMELIFE(時代生活叢書)出版的「孩子的第一套品德教育文庫」...
林德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最虛偽,老是用華美的文字遮掩自己的平凡。詩人最矛盾,想要感動讀者,又說只寫給自己看。詩人最雜耍,孫猴子七十二變,變來變去逃不出人生這隻大魔掌。詩人最縱欲,天天和自己的詩瘋狂做愛。詩人最弱智,全是感情的動物。詩人最無能,成不了大業才來寫詩。詩人最不務正業,自從成為詩,就埋首政治的把戲。詩人最自不量力,將極大化的自我裝進最卑微的皮囊。詩人最病態,像我一樣沒事喜歡拿文字戕害自己。…………最恨詩人。詩人啊就只是詩人,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是。(二) 〈宿命型家具〉  鞋櫃再怎麼臭還是得共處一室  床多少夜翻來覆去就是翻不出這一身 評...
金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金剛猩猩的簡稱。體型像猴而大,沒有尾巴和頰囊,性情溫和,智慧高於一般猴子。[例]金剛常被用來做為研究人類、疾病、心理、行為等的對象。
弼馬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吳承恩為《西遊記》小說人物孫悟空創造的官職。相傳猴子可以避馬瘟,因此吳承恩利用同音字「弼」、「溫」而命名。《西遊記》第四回:「玉帝傳旨道:『就除他做個弼馬溫罷!』」
朝四暮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朝三暮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代哲學家莊子曾經用了一個寓言來說明人常會自以為是而不知。這個寓言是這樣的:話說有一個養猴人跟他所養的猴子說:「我決定每天早上餵你們吃三升橡實,下午餵四升橡實。」想不到猴子們都很不高興,嫌早上吃的太少了。於是,養猴人就說:「那這樣好了,我們就改成早上吃四升,下午吃三升。」猴子們聽了都很高興,以為這樣一來,早上變多了。事實上,「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只改變了朝暮的數量,但猴子自以為是地滿足了。一般人也常用這種自以為是的眼光來衡量事理,但是人世間眾人對事情的看法就像「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一樣,可以隨時變來變去,並沒有個定準的。所以莊子要人們學...
攀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抓住或依附他物而移動、上升。[例]這隻猴子身手敏捷,攀緣樹枝而上,速度奇快。
黑白疣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黑白疣猴1.1 【長相及體型】1.2 【居住地及特性】1.3 【寶寶期】1.4 【習性】1.5 *資料來源* 黑白疣猴 【長相及體型】猴子的種類很多,不見得每隻都是「尖嘴猴腮」的樣子,其中黑白疣猴的長相就很特別,牠們的身形較一般猴子大和重,體長約四十五至七十二公分,尾巴可以長達一公尺。臉上一圈白色鬍鬚,背後披著白色長毛,再配上一身黑色,就像是位親切有學問的老學者,穿了一身筆挺的黑西裝,披著純白披肩的樣子。就是因為有著特別的外表,也因為毛皮太...
臀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某些動物身後兩腿上端與腰相連的部位。[例]猴子的臀部呈紅色,是其特徵之一。 △屁股
暮四朝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朝三暮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代哲學家莊子曾經用了一個寓言來說明人常會自以為是而不知。這個寓言是這樣的:話說有一個養猴人跟他所養的猴子說:「我決定每天早上餵你們吃三升橡實,下午餵四升橡實。」想不到猴子們都很不高興,嫌早上吃的太少了。於是,養猴人就說:「那這樣好了,我們就改成早上吃四升,下午吃三升。」猴子們聽了都很高興,以為這樣一來,早上變多了。事實上,「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只改變了朝暮的數量,但猴子自以為是地滿足了。一般人也常用這種自以為是的眼光來衡量事理,但是人世間眾人對事情的看法就像「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一樣,可以隨時變來變去,並沒有個定準的。所以莊子要人們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