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03 ms
共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安理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問心無愧反義:作賊心虛,問心有愧辨似: 「心安理得」及「問心無愧」都有自認無過,內心坦然的意思。 「心安理得」側重於行為合理;「問心無愧」側重於不失良知,毫無愧疚。 心安理得 問心無愧 辨似例句 ○ ㄨ 錢若不是自己賺來的,花起來總覺得不怎麼~。 ㄨ ○ 以你的貢獻來講,今天接受這個獎勵,大可~。
|
激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員專業能力(3)採高倡導高關懷領導(4)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5)給予適當的待遇福利(6)提供成就、獎勵與升遷(7)給予社會性支持(8)公平對待成員(9)符合成員的需求(10)運用增強原理(註一) 士氣測量(1)觀察法(2)問卷法(3)晤談法(4)紀錄分析法 激勵的研究途徑 激勵的內容理論(content)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Model)提出者:馬斯洛(Maslow, 1954)需求層次理論強調,人的需求彼此是互相關聯的,因此形成優勢層級體系(hierarchy of prepotency...
|
漣漪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漣漪效應教師獎勵學生良好行為或處罰指責學生偏差的行為時,常會影響鄰近學生的行為,此謂之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美國心理學家康尼(Jacob Kounin,1970)發現老師的管教態度越明確,在其教導下的學生,就會越守規矩,而且此種效果可以擴散到其他同學身上。而老師的憤怒和威嚇並無法改變情況,只會造成學生的不安、焦慮與迷惑。且他發現漣漪效應在開學的第一天最顯著,並隨著時間而漸漸消失。一般善於教室管理的教師有許多共同行為特徵,而責罰某一學生時避免產生漣漪效應就是其中之一。康尼對漣漪效應加以解釋:教師責罰某一...
|
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顯揚、獎勵。《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封聖人之墓、表賢者之閭、式智者之門乎?」《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彩不表於後世也。」
|
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獎勵或證明用的文書。如:「獎狀」、「委任狀」、「信用狀」。
|
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鼓勵、獎勵。《左傳.成公二年》:「所以懲不敬,勸有功也。」《國語.越語上》:「果行,國人皆勸,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
|
行為學習理論(Behaviourist_Theor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強調外在環境對學習的影響,因此主張應訂定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目標來做為教學活動的指引,並鼓勵使用獎勵與懲罰來改變行為以促進學習效果。另外,也根據操作制約學習的原理,認為新行為形成之後要能夠持續,必須藉由間歇強化的方式,因此建議教師在教學時使用連續漸進式的編序教學法,編排一系列前後連貫的學習情境,以提升教學效果。因此,行為學習理論主張,學習的發生是透過訓練、指導與練習的過程所習得,而教師是具權威性的角色,被視為是管理者、監督者,以及糾正錯誤的解答者,相對的,學生的角色則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達的一切訊息,只是一個主動的聆...
|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之選擇增強。見馬呼之為馬,則給予增強;若指鹿為馬,則不予增強。代幣增強作用以符號(象徵物)代替實物獎勵。如:積分制、點卷、籌碼、榮譽卡、貼紙、行為契約,以兌換獎品實物。日常生活的運用不勝枚舉,某選舉以千元購得支持卡,若當選則兌換十倍的價碼,真是應用此方法之高招。使用代幣制的優點有:實施方便、避免飽足、標準客觀、可同時用於多數人。而使用代幣制的缺點有:相互收受使用、卡片易偽造、購實質增強物的花費大。模仿原理:身教與境教(刺激控制法)身教就是示範法,教師以身作則,提供良好學習楷模,學生看樣學樣。或是觀察學習,如:考試作弊記...
|
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授給競賽中優勝者的獎勵品。如:「錦標」、「奪標」。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八日祠山聖誕》:「其龍舟遠列成行,而先進者得捷取標賞,聲喏而退,餘者以錢酒支犒也。」
|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聽課,對於老師來說是一項挑戰。老師們常常使用的方法是:小朋友在教室內跑累了,靠近自己座位時,就給予獎勵,小朋友可能慢慢學會多“靠近”自己座位幾次,然後再把標準拉高,等小朋友坐下來時才給與獎勵,接著就要小朋友坐在位子上的時問慢慢加長,最後目標是坐下來專心聽課。這一連串的動作,就是所謂的塑造。 4、行為改變技術(behavior modification) 行為改變技術是結合了“強化”的運用,在具體明確的行為目標之下,研擬適當可行的改變行為的策略...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