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054 ms
共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故事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須先有個故事,而後經過詩人的詩體渲染而完成。作者只能取客觀的立場,而得用較長的篇幅。(1)胡適在《白話文學史》第六章〈故事詩的起來〉中,將Epic譯為故事詩。後來,邱燮友在《中國歷代故事詩》中亦採用胡適先生譯名。(2)邱燮友,《中國歷代故事詩》(上冊)(臺北:三民書局,1985年),頁5、頁9。(3)黃景進,〈中國敘事詩的發展〉,《中國詩歌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年),頁5。(4)邱燮友,《中國歷代故事詩》(臺北:三民書局,1985),頁4。
|
張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妝樓記》。其詩歌名篇《寄人》入選《唐詩三百首》,曲子詞名篇《浣溪沙》(晚逐香車)被魯迅先生翻譯成白話文後取名《唐朝的釘梢》(收入《二心集》);小說名篇《韋安道傳》,又名《後土夫人傳》,被唐末陳翰收入小說集《異聞集》,在唐末五代流傳甚廣。唐亡前後,張泌主要活動在武安軍節度使馬殷統治的湖湘桂一帶,曾與《兵要望江南》的作者易靜等人共同推動了武安軍(湖湘桂一帶)的文藝繁榮;唐亡後最可能事馬楚為舍人,也不排除事前蜀;張泌又曾較長時間滯留長安,短期逗留成都、邊塞等地,與唐末羅隱、韋莊、鄭谷、牛嶠等絕大多數詩人一樣,為博得一第而滯...
|
新文化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學術界的革新運動。西元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批判中國文化,甚至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強烈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隱然成為「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以後,此種運動更為蓬勃。
|
新民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散文風格。戊戌政變前後,梁啟超在日本辦《新民叢報》,評論時政,其文介於文言、白話之間,平易暢達,富於感情,當時學者競相仿傚,號為「新民體」。對五四白話文運動影響甚巨。
|
文學改良芻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六年胡適所發表,倡導用白話文寫作的主張。
|
新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四運動以後的白話文學,相對於舊文學而言。如白話文體的各種作品都是。
|
文學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民國七、八年間,胡適、陳獨秀等所倡導的白話文學運動為「文學革命」。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