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女性主義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解釋性別行為之間的差異,而不是以生理上的本質來解釋。2.適應性多元文化觀點:理論與策略不論是年齡、種族、文化、性別或性傾向都是應適用。3.互動論:釐清情境與環境因素對人類經驗中關於思考、感覺、與行為的特定面向。4.生命全程觀點:人的發展歷程是包括整個生命期,人格與型態並非固定於兒時早期,而是可能不斷在變化。(註1) 治療原則1. 個人即政治:個案在諮商過程中的問題,是源自於政治與社會脈絡,因此必須要認識政治與社會因素對個人生命的衝擊力。2. 社會改變的承諾:治療不指僅限於個人改變,且聚焦於社會轉變。把治療工作當作幫助個...
人道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尊重人類價值,以謀求全體人類安寧幸福為理想的主義。強調博愛精神,主張超越人種、國家、宗教等差異,承認人人平等,肯定人性。並以伸張正義,維護人權,同情弱小和救濟貧困,反對政治迫害及種族歧視為其主要內容。
陽剛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陽剛特質的展現。 邊緣的陽剛特質(marginal masculinity)指涉及陽剛特質和階級、種族相互鑲嵌所模塑出來的不同男性特質。例如:主流社會中,勞工階級文化屈從於中產階級文化的結果,勞工階級男性之印象卻往往是粗魯、暴力等,而理性、自律等正面的男性特質則被歸納為中產階級男性。註2 參考書目註1: 游美惠、易言嬡撰,《男性/陽剛特質(masculinity)& 女性/陰柔特質(femininity)》,來源:性別教育小詞庫註2: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2009三版)。
聯課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依自己的興趣及需要選擇。4.參加聯課活動的機會應向全體學生開放全體學生均有機會參加,不能因學生的種族、社會地位及貧富差距而受不同的待遇。5.項目之設置宜依各校環境之需要而定設置的項目應根據學校的實際環境、學生的興趣及年齡、當地社會環境的特殊需要而定。6.各項活動均應選聘有專長的教師指導具有達成教育目標的功能,因而其實施亦必須有教師指導。7.注重活動的安全應講求安全,並預先準備各種應變措施,以避免招致意外。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聯課活動英文關鍵字:co-curricular activities 參考資料註1謝文全/著。...
教育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rton)</br> Marx的階級鬥爭論</br>Gumplowicz的種族鬥爭論</br>G. Simmel的形式社會學</br>當代衝突理論則以R. Dahrendorf與L. A. Coser 教育機會均等 垂直公平 - 對差別特性者,給予差別的對待。現代中學補償教育教育優先區(重要)-目的使教育機會均等,教育資源分配合理化。積極差別待遇教育選擇權-可以自選學校。教育卷-美國學者認為公立學校經營不佳,提出要自由競爭,提昇教學品質。  教育均等的策略 立法精神民...
教育選擇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均等」(equal opportunity of education)的意義是指不因性別、宗教信仰、種族、社會階級以及經濟地位等,人人都有機會接受同等教育,並使其天賦才能發揮到最高程度;不但入學機會均等,而且入學之後,應在同等條件下,接受適性教育。所謂同等條件是指學校經費、教學設備、師資素質而言,當然也包括學生家庭背景以及社會文化環境。(李緒武,民82)對於「教育選擇權是否會造成教育機會不均等」,常常引起爭議。贊成教育選擇權者主張,學校種族隔離是一...
生涯決定的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傳天賦生物性因素,為個人遺傳家族的一些特質,在某些程度上限制個人對職業或學校教育的選擇可能性。如:種族(省籍) 、性別、外貌以及智力、肌肉協調、特殊才能等。2. 環境情況與特殊事件社會學習論認為,影響教育和職業的選擇因素中,有許多是發生於外在環境,而非個人所能控制。如就學與訓練機會、社會政策、社會變遷、自然災害、社區背景、家庭等非個人所能控制的因素。3.學習經驗(learning experiences):可分為工具性學習經驗(instrumental learning experiences)和聯結式的學習經驗(as...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的正確觀念等等。在教育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認識性與性別方面多種差異的存在,並思考其他的社會差異,如種族、年齡等在性別上的表現。性別角色的形成並非與生俱來,性別刻板印象與表現是社會化的結果。而所謂的「性別平等」不是指爭奪「權利」與「義務」的平等,而是要爭取「立足點」的平等,減少刻板印象的負面影響,以促使兩性的和諧相處。資料來源: 國民教育社群網目錄1 基本理念2 課程目標3 分段能力指標3.1 1.性別的自我瞭解3.2 2.性別的人我關係3.3 3.性別的自我突破4 融入學習領域之建議5 參考資料6 女權主義6.1 女權...
關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心、注意。《儒林外史》第四回:「細細問他從的先生是那個?又問他可曾定過親事?著實關切!」
生存本能(Ero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能(ego-instincts ) 諸如饑餓和攻擊,目的是保存個體生命,而性本能,其存在則是為確保種族延續。其後他將其總稱界定為「愛慾」 ( Eros ) ,即生存本能,其能量則稱為「性源能」(Libido,或直譯「力比多」)。生存本能之目的,在求取生存及繁殖後代,如餓、渴及性等歸諸在此,產生之多種多樣的機體本能包括性愛本能,內容為數很多。每一種生存本能的目的,都是在於使個體的個別器官得到享受,它們結合之整體,則具有保存種族生存的力量。生存本能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