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猶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1>情好日密。關羽2>、張飛3>等不悅,先主4>解之曰:「孤5>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注解〕 (1) 亮: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曾敗曹操於赤壁,輔助後主劉禪。志在攻魏以復中原,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 (2) 關羽:?∼西元219,字雲長,三國蜀河東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
如魚在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1>情好日密。關羽2>、張飛3>等不悅,先主4>解之曰:「孤5>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注解〕 (1) 亮: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曾敗曹操於赤壁,輔助後主劉禪。志在攻魏以復中原,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 (2) 關羽:?∼西元219,字雲長,三國蜀河東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
猶魚有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1>情好日密。關羽2>、張飛3>等不悅,先主4>解之曰:「孤5>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注解〕 (1) 亮: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曾敗曹操於赤壁,輔助後主劉禪。志在攻魏以復中原,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 (2) 關羽:?∼西元219,字雲長,三國蜀河東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
晨炊星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晨早起做飯,入夜才吃晚飯。形容早出晚歸,終日辛勤勞苦。《舊唐書.卷一○一.張廷珪傳》:「又役鬼不可,唯人是營,通計工匠,率多貧窶,朝驅暮役,勞筋苦骨,簞食瓢飲,晨炊星飯,飢渴所致,疾疹交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條狀的乾肉。《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高子執簞食與四脡脯。」《清史稿.卷五一一.列女傳四.林守仁妻王傳》:「母去兒無恐,但歲時具杯酒,一脡肉,母當歸,不相嚇也。」
壺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壺盛放飲料或酒。《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火熱水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者,武王2>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3>是也。以萬乘之國4>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5>,以迎王師,豈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6>而已矣。」 〔注解〕 (1)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2) 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3)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
疏水簞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劣的飲食,簡陋的食器。語本《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比喻人安貧樂道。清.馮桂芬〈似山居圖序〉:「此即老氏無為、莊氏齊物之說也,而於孔、顏疏水簞瓢之義亦無礙焉。」
一簞一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天只吃一筐飯,喝一瓢湯。比喻貧寒的生活。語本《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水深火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者,武王2>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3>是也。以萬乘之國4>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5>,以迎王師,豈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6>而已矣。」 〔注解〕 (1)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2) 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3)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