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2.66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立基隆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商業經營科輪機科資訊科航海科綜合職能科漁業科水產養殖科食品科 沿革本校創設於民國二十五年,原為臺灣總督府立水產講習所,民國三十二年改 為台北州立基隆水產學校,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後正名為臺灣省立基隆水產學校,民國四十三年改為省立基隆高級水產學校,民國五十九年改名為省立基隆高級海 事職業學校,民國八十九年二月改為國立基隆高級海事職業學校。 參考資料http://www.klcivs.kl.edu.tw/
史可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作品5 著作 生平史可法出生於1601年,死於1645年,為明末的政治家,字憲之,又字道麟。 簡介進士出生,曾做過西安府推官、戶部員外郎、都御史、安慶巡撫、廬州巡撫、太平巡撫、池州巡撫及河南江西湖廣諸府縣、總督漕運、南京兵部尚書等職。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自殺,四月,清兵入關,當時史可法是南京兵部尚書,為留在首都的百官之首,當臣子們知道崇禎駕崩,且對新帝的推選有所爭議時,以史可法為首的大臣們,主要打算就是「聯虜平寇」。期盼能借清軍之力,消滅李自成叛軍,再找方法救國。五月,...
六三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內容3 經過4 關鍵字5 出處 前言日本據台之初,一切行政、立法、司法,皆由日本軍事當局總攬,總督一人身兼,發布的「軍令」是基本法源。這種典型的「軍政時期」,維持了9個月的過渡期。由於考慮台灣與日本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社會條件差異,對台灣的統治應採漸進的方針,宜制定特別法制。因此,日本據台第二年,1896年3月30日,將議會立法權委諸台灣總督,世稱「六三法」,是日本開始在台灣殖民統治的根本大法,也是一切惡法的由來。日本駐台
鄭成功攻佔台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護家屬安全上也顯得困難,掠奪沿海地區作為人員糧餉補給的辦法也非長久之計。 經過此時,曾經被台南的荷蘭總督指派來廈門與鄭氏進行過商務談判的一位漢人通事何斌,因不法之事遭荷蘭當局起訴,潛逃到廈門。這位曾是鄭芝龍的部屬,帶來台南一帶的地圖縣給鄭成功,並建議攻占台灣。聽完何斌的建議,鄭成功「滿心豁然」,心動不己。但是鄭成功的部將們,多不贊成攻打台灣,鄭成功力排眾議,終使眾將領不再反對,決定攻打台灣。1661年4月,鄭成功率25000名的部隊,先進佔澎湖,五月初渡鹿耳門,入台江,船隊包圍熱蘭遮城與赤崁樓的普羅明遮城,用28門大砲猛...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史沿革1895年:7月於士林芝山巖設立國語學堂(芝山岩學堂),為本校前身。1896年:設立「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於現址。1920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1927年:5月,易名為「臺北第一師範學校」、另設「臺北第二師範學校」(即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前身)。1943年:與臺北第二師範學校合併(原第二師範收本科生,原第一師範收預科及女子部),改為「臺北師範專門學校」。1945年:戰後,同年12月25日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
吳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是「寬大」、「仁慈」,以自我犧牲弭平紛爭的「義士」。此外,1913年日本當局興建吳鳳廟,當時的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更親自主祭。吳鳳搖身一變而成英雄。 國府儒化時期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來臺時,吳鳳傳說已經家喻戶曉,加上又符合儒家精神,因此更加油添醋並編入小學教材,此時的穿說已與史實相差甚遠。 消滅由於其內容對原住民風俗的記述偏離現實、造成一般人對原住民的偏見,不斷引起族群間的衝突而備受爭議,也引起原住民團體多次抗議。1988年,林宗正牧師率領的數名原住民青年以電鋸拆毀嘉義車站前的吳鳳銅像;1989年內政部正式將吳鳳鄉改...
簡大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大批部屬,在鄉里間曾有諸多不義之舉,如強索「保庄金」(俗稱「土匪稅」)。臺灣省文獻會曾在整理「臺灣總督府檔案」時揀出並翻譯若干相關文獻資料,題名《臺灣北部前期抗日運動檔案》,其中就有多起日本巡查調查簡大獅向鄉民強索糧餉彈藥的報告資料。由於簡大獅之死以悲劇性的結局落幕,因此引發人們的憐惜, 認為其抗日行為應屬「義舉」,於是在他的土匪面貌外再安上一個「民族英雄」的面具。然而根據文獻所載,簡在清代臺灣已是一個據地為王的豪強土霸,在清抗清,在日抗日,「反政府」是其一貫作為。鄉民從自身受迫體驗出發,因為觀察視角不同,而有正反評價...
經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明代於用兵時特置,權任極重,在總督之上。清初亦曾設有此職,中葉以後則廢。
石川欽一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序2 畫家故事3 簡歷4 對台灣美術史的影響5 水彩畫風格--以台灣風景為主題的作品為例6 代表作 前序石川欽一郎(1871年8月8日-1945年9月10日,日本靜岡縣人),台北師範學校圖畫科教師。是臺灣近代西洋美術的啟蒙者,同時也是台灣學校美術教育的開創者。 畫家故事36 歲派至台灣任總督府翻譯官,兼任國語學校美術教官,台灣藝術贊助者先驅「倪蔣懷」即是他任教的第一位弟子。52 歲受志保田校長邀請二度來臺任台北師範學校美術教官,從此開啟了臺灣真正的美術活動。如陳澄波、廖繼春、陳植棋、張萬傳等前輩畫家皆曾受教於他...
日治時期縱貫鐵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灣之後,為了有效利用臺灣豐富的物產和資源,規劃全臺內部以及對外的交通運輸網,就變成了第一要務。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的首要指示,便是興建基隆港以及縱貫鐵道,而這個日治時期所興建的鐵路就是我們目前所使用的縱貫鐵路雛形。整個縱貫線鐵路,從一八九九年開始,一直到一九O八年全線通車,歷經了十年才完成。 新線加入 山海並進在一九一九年的時候,因為山線鐵路的坡度太大,對長程運輸非常不利,所以又興建了從竹南到彰化的海線鐵路,這樣一來,不停靠台中的火車便可以由海線直接南下。從這時候開始,原本縱貫線鐵路中部路段便以海線為主要幹線,原本的山線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