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兼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方面同時照顧到。清.崑岡《大清會典事例.卷二三.吏部.官制》:「因念陝甘總督所轄既廣,勢難兼顧,是以准議將陝甘總督改為甘肅總督。」
國立瑞芳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職能科 校史1934年(日昭和9年),創建財團法人土木測量技術員養成所。由當時聞名世界土木水利專家總督府敕任技師八田與一及西村仁三郎和省籍教育家曹賜寤先生、林熊洋先生等人共同創立,借用大稻埕樺山東本願寺(今善導寺)上課。1936年(日昭和11年),遷移至成淵中學借用教室日間上課(當時成淵中學僅設夜間部)。1939年(日昭和14年),9月更名為私立土木測量學院。1941年(日昭和16年),財團法人在三重埔購地建校舍。1944年(日昭和19年),校舍完工遷入使用。1946年(民國35年),5月由台北縣參議員林宗賢在縣參議會...
並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列在同一線上,不分前後。《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兩人並排在一個氈條上站著磕頭,磕過了頭,就做總督。」《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饒鴻生幸虧僕歐指引他坐在橫頭第四位,和他姨太太一並排,另外也有男的,也有女的,船主坐了主席。」
邱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丘逢甲的遺民之痛也只能化作寫作的動力而已。(同註2)宣統3年(1911)武昌革命成功,丘逢甲受廣東總督胡漢民之聘擔任教育司長,之後又抱病前往上海出席各省聯合會議,組成南京臨時政府。病情加重後丘逢甲被護送返回家鄉,不久之後便去世,年僅49歲。(同註1) 詩作選錄〈送頌臣之臺灣八首:其一〉涕淚看離棹,河山息戰塵。故鄉成異域,歸客作行人。鯤海三更夢,鷗天萬里春。分明來路近,未信遽迷津。〈往事〉往事何堪說?征衫血淚斑。龍歸天外雨,鰲沒海中山。銀燭鏖詩罷,牙旂校獵還。不知成異域,夜夜夢臺灣。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
張我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24年(大正12年)之前,台灣的文學界籠罩在一片吟風弄月,無病呻吟的擊缽、吟唱舊詩之中,加上台灣總督府對士紳階級的懷柔政策,鼓勵吟詩、做對,更使這班士紳大老、權貴青年不事反省關心其本身所處的政治、社會現狀,沈醉於風花雪月的迷夢中,社會上許多青年學子亦群起仿效。直到1924年4月6日,張我軍於「台灣民報」上登出一篇文章《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才一記打醒了許多人的春秋大夢,揭起了台灣新文學的大旗,欲打倒那陳腐頹敗的舊文學。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有它重要的時代意義,代表著台灣人民反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意識,帶有民族主義的色彩,...
沈葆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20~1879)字翰宇,一字幼丹,清侯官人(今福建閩侯縣)。道光進士,授編修,咸豐間署廣信府。太平軍興,以守城有功,擢江西巡撫。同治間,總理福建船政十三年,日本窺伺臺灣,負責加強臺灣防務,以及開發等一切事宜。光緒初,官至兩江總督,卒諡文肅。
嘉南大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本嘉南平原地區多旱田、蔗園,常苦於乾旱、豪雨、排水不良等問題。為解決灌溉問題,大正9年(1920)總督府決定以濁水溪、曾文溪為水源,興建「官佃溪埤圳」,由日籍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一肩扛起設計、規劃、監造。工程共歷時10年,終於在昭和5年(1930)完工,總經費高達5414萬圓。完成後增加灌溉地區東西寬約20公里、南北長約90公里,全部灌溉面積約為15萬公頃,兼具排水、防洪、防潮等功能。大圳竣工後,許多旱田變為水田,嘉南平原的農產量大幅躍升。為感念八田與一的功績,烏山頭水庫立有八田與一的全身銅像,銅像身著工作短衫、腳穿膠套...
鴉片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條約簽訂後,廣州城內市民與城外農民軍已「社學」為中心繼續展開抗英運動。1858年徐廣縉耆英為兩廣總督,主持對英外交事宜,積極支持廣東的排英運動,拒絕英國人進城。而清政府也加以支持。葉名琛待徐廣縉為兩廣總督後,也繼續進行排英政策,拒絕與英國官吏做任何談判,所謂「廣州入城問題」因此產生。英國為此深覺和兩廣總督談判,反不若與清廷談判更直截了當,因此有駐使北京的念頭。但清政府對此...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公學校教師)、「醫學講習所」等職業教育學校。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為培養台灣本地的工業技術人員,台灣總督府發佈訓令第一百五十三號「台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部附屬工業講習所規程」,於臺北廳大加蚋堡大安庄(即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現址)設立「民政部學務部工業講習所」,隸屬學務部管轄,並由學務部長隈本繁吉暫任所長。起初工業講習所分為「木工科」、「金工及電工科」,「木工科」下再區分木工與傢具兩個分科;「金工及電工科」下則有五個分科,分別為鑄工、鍛工、仕上(建築裝修)...
丹大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安東貞美為加強治理蕃務並嚴格監控布農族群,於是於1915年架設通電的電網以包圍住花東的布農族區域,各地駐在所徵招民眾參與無償公投(即義務勞動),並改變農族的生活習慣以及價值觀念,部落族人極為不滿。當時的胡庫胡庫社(位於丹大社東南方的小社)有拉米立岸氏者,參與部落的獵團打獵,沿途獵場時夢不吉,乃中途退出並且返回部落。當他經過某一工寮見羊群時,隨一時歹念偷宰羊隻,被後來返回部落的獵人發現,隨難容於部落。他為了解決個人與部落之間的矛盾,乃集結胡庫胡庫社及附近的小社壯丁於1917年1月8日早晨將日本駐在所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