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箕裘不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克紹箕裘」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學記》記問1>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2>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3>。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注解〕 (1) 記問:背誦學問,在課堂上講說。記問之學指沒有自己獨到見解的學問。 (2) 舍:同「捨」,暫時放棄。 (3) 箕:畚箕。以竹篾或柳條編成,用以盛土的工具。
課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科書的正文。如:「老師要我們背誦國文課本第六課課文。」
盡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心力。多指勤勞國事而言。《詩經.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每逢酒後,便高聲背誦,念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往往常嘆數聲,大哭而罷。」
熟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心閱讀並能背誦。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小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試作弊用的小紙條。或泛稱抄寫各種題材、內容,以方便攜帶閱讀的小紙條。[例]她把英文單字寫在小抄上,利用坐車的時間來背誦
目即成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過一遍就能背誦出來。形容記憶力極強。明.湯顯祖《紫簫記》第二齣:「俺相公目即成誦,在青兒手不停批。」也作「過目成誦」、「觸目成誦」。
不墮箕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克紹箕裘」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學記》記問1>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2>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3>。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注解〕 (1) 記問:背誦學問,在課堂上講說。記問之學指沒有自己獨到見解的學問。 (2) 舍:同「捨」,暫時放棄。 (3) 箕:畚箕。以竹篾或柳條編成,用以盛土的工具。
學業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是通用的大致架構,將學習分成認知、技能、情意,並以上述三點作分析。認知:大多為知識記憶的學習,包含背誦、朗讀等等,著重腦部記憶體含量。技能:重視學生動手實際操作的能力,包含使用工具、操作實驗等等,重視身體力行的工夫。情意:著重在情感的感知上,對於一件事物的情感認知,如課文含義、劇中的交錯情感等等,主要在於人類感情方面的認識與理解。 興趣在經歷基礎學習之後,對於事物是否感興趣,才是是否能夠深入學習的重點,因此對於學業輔導,興趣是一重要因素,每個人依據其所需及所好做個別的強化教學,使每個人能夠適得其所,並樂於自我學習的歷程...
如是我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是乃指該經的內容,我是阿難自稱。常置於佛經的開頭。相傳釋迦牟尼圓寂後,佛弟子結集經、律時,由阿難背誦經典,故經典以此為開始,意謂我聽到的是這樣:「……。」此句在西元四世紀末期之前,漢語譯經家多使用「聞如是」的句形,四世紀末第一次出現「如是我聞」的譯語。以後漸成定式。
背多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誦而獲得高分。用來形容僅靠記憶的學習方式。如:「一般人誤以為歷史、地理是背多分的學科,事實上,這些科目需要具備清晰的時空觀念才能真正理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