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9.5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噓枯吹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使枯者復榮,生者成枯。形容能言善道,有辯才。《後漢書.卷七○.鄭太傳》:「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並無軍旅之才,執銳之幹。」宋.蘇軾〈南安軍學記〉:「學莫盛于東漢,士數萬人噓枯吹生,自三公九卿,皆折節下之。」
能說慣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齒伶俐,善於說話。《紅樓夢》第七四回:「天天打扮的像西施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掐尖耍強。」也作「能說會道」、「能言慣道」、「能言善道」、「會道能說」。
喙長三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人能言善道,但不願多言。語本《莊子.徐无鬼》:「丘願有喙三尺。彼之謂不道之道,此之謂不言之辯,故德總乎道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後比喻人強言善辯,含譏諷之意。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九.喙長三尺手重五斤》:「陸餘慶為洛州長史,善論事而繆於決判。時嘲之曰:『說事則喙長三尺,判事則手重五斤。』」
教育目的的演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衡的人民。 羅馬時代羅馬有別於希臘的浪漫,強調實用的部分,教育之目的強調培養實用的技術人才,以及培養能言善道、富含知識的統治人才。 中世紀此時期的歐洲,主要是由教會領導的整個國家,此時期受教育的人多為神職人員,因此教育的目的便圍繞著神學為中心,培養的人才也以專業的神職人員,或是促使其擁有更豐富的知識及專長, 如此以來才能鞏固其神權統治的威嚴,讓更多人民信服。 結論再以前的教育目的多為鞏固少數人的權利,因此不是只有貴族能接受教育,就是對人民實施愚民教育,他們只需要懂得如何遵守制度,並且跟著制度下進行就可以了,並不會讓他們多...
既往不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既往不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宰我,能言善道。有一天,魯哀公問宰我:「土地神的牌位要用什麼木材比較好?」他回答說:「可以參考古人的作法,像夏朝時是用松木,殷商時期多用柏木,而周朝一般都是用栗木,意思是要讓人民『戰栗(通「慄」)』。」孔子後來聽到宰我這番話,覺得他隨便猜測古人的用意,毫無根據,十分不妥當,就說:「已做過的事就不便再解說了,已經完成的事也不便再挽救,而對已經過去的事更不便再去追究是非。」意思是要宰我說話小心,對沒有把握的事不要亂加臆測。「既往不咎」就是出自典源文中的一個成語,表示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追究責難的意思。
席斯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另一方面,採用Y理論的模式下,較注重於人彼此間的互動,以及口條的流暢性,因此適用於成員為外向活潑、能言善道且積極活潑者。 目標一致性(congruence of goals)當成員間的目標非常明確,且皆為相同時,則可採用Y理論,因為彼此間有共識,則會趨於合作性的關係。另一方面,當組織內彼此的目標不一致時,則成員間努力得程度自然而然也會不同,因此適合採用制式化的X理論。 決定層級(level of dicision making)每個決策者在做決定時都有其考量及原因,但並非皆可考量周全,因此提出作決定的階層,應該給予最了...
片言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寶器,比喻分量極重。九鼎,夏禹所鑄的九口大鼎,象徵九州。大呂,周廟大鐘。 (7) 三寸之舌:形容能言善道的口才。見「三寸不爛之舌」。 (8) 彊:音ㄑ|ㄤˊ,同「強」。
童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54~1126)字道輔,開封(今河南開封)人。性巧媚,能言善道。為北宋宦官,與蔡京互相勾結,在西北監軍,掌兵權二十年。徽宗時因平方臘有功,晉升為太師,故時人稱之為「媼相」。
軟嘴塌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伶牙俐嘴,能言善道。《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因他上來送茶,他自道年幼,不避忌,軟嘴塌舌,甚是可愛。」
一語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寶器,比喻分量極重。九鼎,夏禹所鑄的九口大鼎,象徵九州。大呂,周廟大鐘。 (7) 三寸之舌:形容能言善道的口才。見「三寸不爛之舌」。 (8) 彊:音ㄑ|ㄤˊ,同「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