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佇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下腳步。如:「街頭藝人的表演,吸引許多人佇足觀看。」
潦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腳步不穩。《幼學瓊林.卷二.老壽幼誕類》:「龍鍾潦倒,年高之狀。」《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守到更點二聲,公子與眾客盡帶酣意,潦倒模糊,打一個混同鋪,吹滅了燈,一齊藉地而寢。」
瞠乎其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瞪大眼睛遙望。」顏淵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孔子做什麼,他也跟著做什麼,但是卻發現某些地方是無法模仿、跟上腳步的,也就是孔子不需要說什麼,眾人就自然信服;不曾親近或偏袒,但情意卻自然而周到;沒有爵位,而百姓卻自然歸向他。這些在顏淵的心中,一直無法看出是什麼緣故,因此就向孔子請教。而孔子也向顏淵解釋,這一切都是因為虛心的順應自然萬物之變化,遵循著既有的大自然規律的關係。後來「瞠乎其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落後很多,追趕不上。
蘇格拉底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的具體性與相對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轉化。蘇格拉底說:“我的母親是個助產婆,我要追隨她的腳步,我是個精神上的助產士,幫助別人產生他們自己的思想。”
嗟來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嗟來之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代,齊國發生了大饑荒,有個叫黔敖的人,在路邊放置飲食接濟路過的難民。當有個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疲憊的腳步,跌跌撞撞地走來時,黔敖便拿了食物和飲水喊他:「喂!來這裡吃東西!」那個人抬起臉瞪著黔敖說:「我就是不接受這樣無禮的施捨,才會餓到這種地步!」黔敖立刻為自己的態度道歉,但那個人卻不接受,仍堅持拒絕進食,後來終於餓死了。當時曾子聽了這件事後,不太以為然,他說:「用不著這樣吧!若招待的人真的很不禮貌,你可以拒絕,但人家都道了歉,就可以接受啊!」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嗟來之食」,用來比喻以不禮貌的態度招呼人來吃的食物,後則泛指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
暗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中思量。《三國演義》第四四回:「周瑜謝出,暗忖曰:『孔明早已料著吳侯之心,其計畫又高我一頭。』」《紅樓夢》第一一回:「鳳姐兒故意的把腳步放遲了些,見他去遠了,心裡暗忖道:『這纔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腳步聲。《莊子.徐无鬼》:「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魂飛魄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眼去,魄散魂飛。」(源) 02.《文明小史.第四○回》:「那女學生見逢之在門前探頭探腦,便也停住腳步,望了他幾眼,更把他弄得魄散魂飛。」 參考詞語︰魂飄魄散注音︰ㄏㄨㄣˊ ㄆ|ㄠ ㄆㄛˋ ㄙㄢˋ漢語拼音︰hún piāo pò sàn釋義︰即「魂飛魄散」。見「魂飛魄散」(一)。 01.《西遊記.第三八回》:「娘娘見說,魂飄魄散,急下亭抱起,緊摟在懷。」 參考詞語︰魂銷魄散注音︰ㄏㄨㄣˊ ㄒ|ㄠ ㄆㄛˋ ㄙㄢˋ漢語拼音︰hún xiāo pò sàn釋義︰即「魂飛魄散」。見「魂飛魄散」(一)。 01.《紅樓夢.第三二回》:「襲人聽了這話,嚇得魂銷魄散。」 ...
踐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踩踏。《三國演義》第一七回:「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並皆斬首。」《紅樓夢》第二三回:「寶玉要抖將下來,恐怕腳步踐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來至池邊,抖在池內。」
步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步伐、腳步。[例]期末考一結束,大家都踩著輕鬆的步履,踏上返鄉的路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