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沿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沿著海邊。《國語.吳語》:「於是越王句踐乃命范蠡、舌庸,率師沿海泝淮以絕吳路。」
否終則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春秋時代,越國被吳國所敗,越王句踐入吳稱臣,凶多吉少,臨行前與眾臣在江邊餞別,語多感慨。大夫文種與范蠡便勸諫越王句踐,古代聖賢皆曾遭遇過許多困厄,而得以成就其聖德,故應當學習當年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ㄧㄡˇ)里七年,卻能坦然面對的精神以自勵。周文王雖然被紂王像個奴隸般地囚禁起來,但他並不為外在環境的榮辱感到憂愁,潛心研究《易經》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羲氏的八卦為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和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
否去泰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春秋時代,越國被吳國所敗,越王句踐入吳稱臣,凶多吉少,臨行前與眾臣在江邊餞別,語多感慨。大夫文種與范蠡便勸諫越王句踐,古代聖賢皆曾遭遇過許多困厄,而得以成就其聖德,故應當學習當年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ㄧㄡˇ)里七年,卻能坦然面對的精神以自勵。周文王雖然被紂王像個奴隸般地囚禁起來,但他並不為外在環境的榮辱感到憂愁,潛心研究《易經》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羲氏的八卦為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和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
蠡測管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管窺蠡測」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於我哉?若夫燕1>之用樂毅2>,秦3>之任李斯4>,酈食其5>之下齊6>,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筦闚天7>,以蠡測海8>,以莛撞鐘9>」,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注解〕 (1)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2) 樂毅:戰國時燕國名將,昭王時拜為上將軍,率領燕、趙、楚、韓、...
走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越王句踐復國後,范蠡功成身退,留書給文種:「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後稱病不上朝,然遭人讒言,言其意欲作亂,越王便賜劍予種,種自殺而亡。典出《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比喻天下既定,功臣已無利用價值,因此遭到殺戮。
㕙盡盧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於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
策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卜筮占問。漢.袁康《越絕書.卷一四.越絕德序外傳記十八》:「范蠡因心知意,策問其事,卜省其辭,吉耶凶耶?」
否極生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春秋時代,越國被吳國所敗,越王句踐入吳稱臣,凶多吉少,臨行前與眾臣在江邊餞別,語多感慨。大夫文種與范蠡便勸諫越王句踐,古代聖賢皆曾遭遇過許多困厄,而得以成就其聖德,故應當學習當年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ㄧㄡˇ)里七年,卻能坦然面對的精神以自勵。周文王雖然被紂王像個奴隸般地囚禁起來,但他並不為外在環境的榮辱感到憂愁,潛心研究《易經》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羲氏的八卦為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和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
五大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越王句踐的五大夫。為舌庸、苦成、大夫種、范蠡、皐如。
戰國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法,法家集大成者)、申不害(重術)、慎到(重勢)的法家自立一見,厲行嚴刑峻法。張儀、公孫衍、蘇秦和范蠡等縱橫家,以謀略游說天下。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為儒家在秦後的地位奠定了基礎。許行的農家主張君民並耕而食。惠施、公孫龍、孫析子等名家主張辨別「名實同異」的邏輯。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發展道家的無為而治。鄒衍(約前305年—前240年)的陰陽家提倡「五德終始說」。兼取各家學說的雜家,以《呂氏春秋》的帝王學為代表,還有喜歡引用歷史典故和寓言故事的小說家虞初、燕丹子,世稱「九流十家」。戰國時期的連年混戰使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