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窄翅莎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生。根莖不明顯;稈叢生,高5-25 cm。葉退化成鞘狀。葉狀總苞1-2;小穗披針形到長橢圓形,橫截面壓扁狀,長3-12 mm;鱗片長0.8-1 mm;花柱長於瘦果。瘦果淡黃色,倒卵形。

擬毛軸莎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具長走莖;稈獨立或數枝叢生,高50-85 cm。葉基生,寬7-10 mm。葉狀總苞3-5;小穗線形,橫截面壓扁狀,長10-20 mm;鱗片長約3 mm;花柱約與瘦果等長。瘦果棕色,橢圓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本植物的總稱。如:「綠草」、「草木」。
隨便、不認真。如:「草率」、「潦草」、「草草了事」。
草書、草體。如:「狂草」、「行草」。
初步的。如:「草創」、「草約」、「草案」。
底稿、文稿。如:「起草」、「草圖」。
田野、荒野。如:「草澤」、「草莽」。
用草做成的。如:「草蓆」、「草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莎草」條。
生有莎草的。如:「莎州」、「莎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名:(1)莎草科藨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生於池沼、澤畔。莖圓柱形,高五十至八十公分,下部具三、四片葉鞘,最上方葉鞘著有葉片。長側枝聚繖花序側生,輻射枝多枚,小穗單生或二至三枚簇生,褐色。莖可用來編織器物。也稱為「水蔥」。(2)繖形科當歸屬,「白芷」之古稱。參見「白芷」條。
荸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莎草科荸薺屬,多年生草本。生於溼地或沼澤。地下莖匍匐,頂芽膨大,塊莖狀,球形。莖高十五至八十公分,葉退化成鞘狀。塊莖皮黑而厚,肉白,可供食用。也稱為「葧薺」、「馬蹄」、「鳧茨」、「鳧茈」、「地栗」、「烏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名。莎草科藨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莖細長,莖三稜形,高四十至九十公分,基部具二至三枚葉鞘,最上方葉鞘著有葉片。長側枝聚繖花序近側生,輻射枝二至八根,小穗一至八枚簇生,褐色。叢生水邊或溼地,莖可製索、編蓆、造紙。也稱為「藨草」。
分生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ndary meristem)。依物種差異,在節頂、節間、節底都有分布。此類分生組織在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藜科植物較為常見。 側生分生組織側生分生組織平行於根莖的表面而形成一帶狀結構,常見的維管束形成層(vascular cambium)及木栓形成層(phellogen)即屬之。植物直徑的擴張即由於側生分生組織進行平周分裂日漸增後所形成。 註釋[註一] 蔡淑華,《植物解剖學》,p52[註二] 蔡淑華,《植物解剖學》,p57 參考資料蔡淑華,《植物解剖學》,國立編譯館,民國62年5月。易希道,《植物生理學》國立編譯館...
台灣野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有植物中的嫩芽和嫩葉,但更喜歡富含澱粉的甘藷,所吃的植物包含了菜園內的各式蔬果、林區內的樹苗、河邊莎草科植物以及山間的各種野草。(在活動覓食的區域內,可以看到離地15至30公分處有許多嫩葉及芽被啃咬的痕跡) (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台灣野兔英文關鍵字: Formosan hare 參考書目註1: 大不列顛動物百科,Joyce pope著,明天國際圖書,2006,頁75。註2: 台灣哺乳動物,邢偉廉著,徐偉繪圖,天下文化出版社,2008,頁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名:(1)莎草科薹草屬,一群薹草屬植物之混稱。多年生草本。稈三稜狀圓柱形,高十至一百二十公分,葉狹長線形,小穗單生或組成穗狀圓錐花序,雌花生於先出葉形成之囊內。堅果雙凸形或三稜形。葉可製笠帽、蓑衣等。也稱為「笠菅」。(2)十字花科蕓薹屬,「油菜」、「蕓薹」之古稱。參見「油菜」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