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枝葉扶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文章詳細縝密、文詞華美。宋.陸九淵〈荊國王文公祠堂記〉:「昭陵之日,使還獻書,指陳時事,剖析弊端,枝葉扶疏,往往切當。」
質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華美、奢華、浮華
襤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華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鮮明華美的樣子。《詩經.唐風.葛生》:「角枕粲兮,錦衾爛兮。」《文選.曹植.贈徐幹詩》:「圓景光未滿,眾星粲以繁。」
聲色俱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色俱厲」一語,普遍出現在晉和六朝的文獻,例如裴啟《語林》、劉義慶《世說新語》、《晉書.卷六.明帝紀》等。在較早的《語林》中提到一段故事:晉時石崇與王愷鬥富,用盡了華美的東西來裝飾車馬服飾。晉武帝是王愷的外甥,經常幫助王愷,給他一些珍寶。有一次,晉武帝把一枝高二尺左右的珊瑚賞賜給王愷,這珊瑚樹枝條茂盛,世上很少有能與它媲美的。王愷把它拿給石崇看。石崇用鐵如意敲它,隨手就打碎了。王愷非常惋惜,聲音臉色都非常嚴厲。石崇說:「不值得遺憾。」就叫手下把自己的珊瑚拿來,高達三尺、四尺,光彩奪目,總共有六十多枚。王愷看了神情顯得迷惘,一付若有所失的樣子。後來「聲色俱厲」演變為成語,被用來指說話時的聲音和...
華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美豔麗。《晉書.卷四一.劉寔傳》:「及位望通顯,每崇儉素,不尚華麗。」《紅樓夢》第五一回:「鳳姐看襲人頭上戴著幾枝金釵珠釧,倒華麗。」
錦衣玉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美的衣食。《魏書.卷八二.常景傳》:「錦衣玉食,可頤其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況乃錦衣玉食,歸之自己;擔飢受凍,委之二親。」也作「玉食錦衣」。
花裡胡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顏色華美紛雜。如:「他穿得花裡胡哨的,像隻花蝴蝶!」也作「花麗狐哨」。
駢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體名。相對於散文。字句整齊、對偶工整,講究詞藻華美與音韻和諧。盛行於六朝及初唐,為當時文章的正格。 △駢體文
衣錦榮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衣錦還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衣錦還鄉」的「衣」作動詞,穿著的意思。「衣錦」指身著華美的衣服。錦繡華貴的衣服則是顯貴者的服飾,如《詩經.秦風.終南》:「君子至止,錦衣狐裘。」便是形容君王穿著錦衣狐裘,十分有威儀的樣子。後來在《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中,韓生勸項羽建都關中,項羽拒絕了,並回答:「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意思是說,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後如果不回到故鄉,就好像穿著錦衣在夜裡行走,榮顯不為人知。所以「衣錦」即指功成名就之意。典源文中,傳主柳慶遠(西元458∼514),字文和,南朝梁河東解人。齊時為魏興太守、襄陽令。後蕭衍起兵,柳慶遠為之運籌帷幄,受到信任。建國後重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