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爭。如:「械鬥」、「明爭暗鬥」。《論語.季氏》:「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升堂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路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富於政治長才,名列孔門四科中的政事科。子路的個性輕率衝動,好逞血氣之勇,卻又感情真摯,事親至孝。所以孔子對這位弟子的個性是又喜愛、又責備。有次子路彈瑟,被孔子聽到了,孔子覺得樂音中充滿了肅殺之氣,聽來很不祥和,就不太高興地說:「子由彈瑟,不合雅頌,為什麼會出自我的門下?」孔子對子路的批評傳到其他弟子耳中,以為孔子不喜歡子路,對待子路不免輕蔑起來。孔子知道後,又說道:「仲由的學問啊,已經有相當的成就,只是還沒有達到最精奧的境地。就好像一個人從外頭進到屋子裡,雖然登上了大廳,但尚未進入內室。」後來「升堂入室」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學問或技藝循序漸進,而達到高...
食不下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食不下。形容內心非常悲傷、憂愁或煩惱。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二.籌策》:「且方出師而以招撫為計,有血氣者,宜痛心疾首而食不下咽也。」《歧路燈》第二○回:「就是譚孝移在日,極隆重的朋友,席面也不曾如此華奢豐盛,其如盛公子食不下咽,也不覺當豢悅口。」
交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交叉錯雜。《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太子病血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於外,則為中害。」《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下.拂菻傳》:「枝格交錯,高三四尺。」
起死回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起死回生」條。 01.《石點頭.卷三》:「捱到天曉,將雙手從面上直至足下,細細揉摩一番,方得血氣融通,回生起死。」 02.《東周列國志.第三二回》:「扁鵲教其弟子陽厲,用砭石針之。須臾,太子甦,更進以湯藥,過二旬復故。世人共稱扁鵲有回生起死之術。」
年輕氣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輕,血氣強勁。如:「他年輕氣盛,做事較莽撞,請您多多包涵。」
好勇鬥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歡逞現勇武,與人鬥力比狠。如:「年輕人血氣方剛,更要注意修養心性;如果只知好勇鬥狠,不僅於事無補,還往往鑄成大錯。」
剛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剛烈強勁。《荀子.修身》:「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你守不得此城:你一者酒後剛強,鞭撻士卒;二者作事輕易,不從人諫。吾不放心。」
衰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理機能嚴重衰微,力量用完。《漢書.卷七二.貢禹傳》:「臣禹犬馬之齒八十一,血氣衰竭,耳目不聰明。」
毆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打。[例]兩名青少年血氣方剛,彼此一言不和,就互相毆打起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