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暴自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自棄自暴注音︰ㄗˋ ㄑ|ˋ ㄗˋ ㄅㄠˋ漢語拼音︰zì qì zì bào釋義︰猶「自暴自棄」。見「自暴自棄」條。 01.《朱子語類.卷一○四.自論為學工夫》:「凡為血氣所移者,皆是自棄自暴之人耳。」 參考詞語︰自暴棄注音︰ㄗˋ ㄅㄠˋ ㄑ|ˋ漢語拼音︰zì bào qì釋義︰猶「自暴自棄」。見「自暴自棄」條。 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八.與野傳書》四四首之二五:「事事皆在人為,特患不肯用功耳。故自謂不能者,自暴棄者也。」
移風易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移風氣,改良習俗。《孝經.廣要道章〉:「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樂論》:「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也作「風移俗變」、「風移俗改」、「風移俗易」、「易俗移風」。
年高德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高德劭」原作「年高德邵」。揚雄,字子雲,西漢成都人。《法言》是揚雄擬《論語》而作,始於〈學行〉篇,終於〈孝至〉篇。孔子曾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說:年少時,血氣還沒有穩定,要避免貪戀女色;到了壯年,血氣方剛,要避免爭強好鬥;到了老年,血氣已經衰竭,要避免貪得無厭。揚雄在〈孝至〉篇中也有一段記載:「吾聞諸傳,老則戒之在得。年彌高而德彌邵者,是孔子之徒與?」意思是說:人到了老年,要警惕自己,謹言慎行,不可貪得無厭。能夠做到年紀越大且德行修養越受人敬重,便可說是孔子言論的信奉者了。後來「年高德劭」這句成...
胯下之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胯下,兩腿之間。本指漢代韓信年少失意的時候,曾忍辱從惡霸的胯下爬過。後用以比喻人不得意時所承受的屈辱,常用來勸喻一般人忍一時之辱,不逞血氣之勇。典出《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傳》。[例]倘能將胯下之辱轉為奮發向上的動力,則天下斷無不可成之事。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二.籌策》:「有血氣者,宜痛心疾首而食不下咽也,更有何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皮膚上的肉疙瘩。漢.劉熙《釋名.釋疾病》:「贅,屬也。橫生一肉,屬著體也。」唐.柳宗元〈天說〉:「人之血氣敗逆壅底,為癰、瘍、疣、贅、瘻、痔。」
任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縱性情恣意而為。《後漢書.卷四八.楊終傳》:「黃門郎年幼,血氣方盛,既無長君退讓之風,而要結輕狡無行之客,縱而莫誨,視成任性。」《儒林外史》第五回:「凡事須要斟酌些,不可任性。」也作「任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擇。通「揀」。《荀子.修身》:「安燕而血氣不惰,柬理也。」唐.楊倞.注:「言柬擇其事理所宜。」
登堂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升堂入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子路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富於政治長才,名列孔門四科中的政事科。子路的個性輕率衝動,好逞血氣之勇,卻又感情真摯,事親至孝。所以孔子對這位弟子的個性是又喜愛、又責備。有次子路彈瑟,被孔子聽到了,孔子覺得樂音中充滿了肅殺之氣,聽來很不祥和,就不太高興地說:「子由彈瑟,不合雅頌,為什麼會出自我的門下?」孔子對子路的批評傳到其他弟子耳中,以為孔子不喜歡子路,對待子路不免輕蔑起來。孔子知道後,又說道:「仲由的學問啊,已經有相當的成就,只是還沒有達到最精奧的境地。就好像一個人從外頭去進屋子,雖然登上了大廳,但尚未進入內室。」後來「升堂入室」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憔悴、瘦瘠。《荀子.修身》:「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後漢書.卷四五.袁安傳》:「魂魄飛揚,形容已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