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91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年高德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年高德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年高德劭」原作「年高德邵」。揚雄,字子雲,西漢成都人。《法言》是揚雄擬《論語》而作,始於〈學行〉篇,終於〈孝至〉篇。孔子曾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說:年少時,血氣還沒有穩定,要避免貪戀女色;到了壯年,血氣方剛,要避免爭強好鬥;到了老年,血氣已經衰竭,要避免貪得無厭。揚雄在〈孝至〉篇中也有一段記載:「吾聞諸傳,老則戒之在得。年彌高而德彌邵者,是孔子之徒與?」意思是說:人到了老年,要警惕自己,謹言慎行,不可貪得無厭。能夠做到年紀越大且德行修養越受人敬重,便可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肌膚的紋理。漢.桓寬《鹽鐵論.輕重》:「夫拙醫不知脈理之腠,血氣之分。」
興高彩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興高采烈」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若夫八體屢遷,功以學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氣;氣以實志,志以定言,吐納英華,莫非情性。是以賈生俊發,故文潔而體清;長卿傲誕,故理侈而辭溢;子雲沈寂,故志隱而味深;子政簡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堅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故慮周而藻密;仲宣躁〔銳〕競,故穎出而才果;公幹氣褊,故言壯而情駭;嗣宗1>俶儻2>,故響逸而調遠;叔夜3>俊俠4>,故興高而采烈;安仁5>輕敏,故鋒發而韻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辭隱:觸類以推,表□必符;豈非自然之□資,才氣之大略哉! 〔注解〕 (1) 嗣宗:阮籍(西元210∼263),字嗣宗,阮瑀之子,三...
心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思考、認知事物的方法。《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而動,然後心術形焉。」《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小弟每常見前輩批語,有些風花雪月的字樣,被那些後生們看見,便要想到詩詞歌賦那條路上去,便壞了心術。」
自棄自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自暴自棄」。見「自暴自棄」條。01.《朱子語類.卷一○四.自論為學工夫》:「凡為血氣所移者,皆是自棄自暴之人耳。」 
經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人體內氣血運行的主幹和分支。即人體內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內連臟腑,外達肢節,灌注全身,無處不到。[例]氣功可疏通經絡、調和血氣,達到保健療病之功效。
三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戒色、戒鬥、戒得。《論語.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漢.蔡邕〈太尉楊秉碑〉:「昔仲尼垂三戒,而公克焉。」
起死回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起死回生」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列傳.扁鵲》扁鵲過虢。虢太子死,扁鵲至虢宮門下,問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國中治穰過於眾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於外,則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氣,邪氣畜積而不得泄,是以陽緩而陰急,故暴蹶而死。」扁鵲曰:「其死何如時?」曰:「雞鳴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乃以扁鵲言入報虢君。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曰:「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於前也。先生過小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弃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
惹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起禍事。[例]他年輕時血氣方剛,常常惹禍,做了不少後悔事。
活血化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暢血氣運行,袪除體內瘀血、氣悶等病症。如:「因為長期緊張忙碌所引起胸口鬱悶的人,可以服用藥物和透過運動來活血化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