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45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書寫的木簡。《文選.陸機.文賦》:「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唐.李善.注:「觚,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書,猶今之簡也。」唐.劉禹錫〈劉氏集略說〉:「居江湖間,喜與屬詞者游,謬以為可教,視長者所行止,必操觚從之。」
寄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暫時寓居。《舊五代史.卷二五.唐書.武皇本紀上》:「臣今身無官爵,名是罪人,不敢歸陛下藩方,且欲於河中寄寓,進退行止,伏候聖裁。」《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妾本長安人,父母貧,攜妾寄寓平涼,手藝營生。」也作「寄居」。
瑜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梵語yoga的音譯:(1)謂修行。指控制和運用我們的一切事物和心念,發展直觀的能力,達到解脫或成佛的理想。《瑜伽論記.卷一之上》:「此中意說三乘所有境、行、果法並名瑜伽。」(2)狹義的僅指某種修行方法。如修定或修行止觀,或修八正道。《瑜伽論記.卷一之上》:「修三摩地名『瑜伽』」。(3)指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而內有,事皆唯識。」
景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偉大的德行。《詩經.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漢.蔡邕〈郭泰碑〉:「于是樹碑表墓,昭銘景行。」
蹧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加以珍視、愛惜。《紅樓夢》第五七回:「便欲說與薛蟠為妻,因薛蟠素習行止浮奢,又恐蹧蹋人家的女兒。」《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況且清淨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來蹧蹋?」也作「糟踏」、「糟蹋」、「蹧塌」。
讚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讚美、宣揚他人的行為或長處。[例]校長讚揚孝行楷模的孝順行止,並希望全校師生能起而效倣。
書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籍。《南史.卷一八.臧燾傳》:「孤貧勤學,行止書卷不離手。」北周.庾信〈自古聖帝名賢畫讚.高鳳好書不知流麥〉:「麥流雖遠,書卷猶開。」
編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安排。元.劉秉忠〈江城子.平生行止懶編排〉詞:「平生行止懶編排,住蒿萊,走塵埃。」
不守婦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認為婦女未遵守應有的行止、品德。如:「無論古今中外,女子不守婦道,男人始亂終棄,都會引來輿論的嚴厲撻伐。」
上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出任官職或掌權。如:「從他平常的行止看來,一旦上臺後定有一番作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