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20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軸子裹小軸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畫裡畫。畫音諧「話」。比喻話裡有話,即話含有言外之意。《醒世姻緣傳》第九回:「曉得兒子是大軸子裹小軸子──畫裡有畫的了。」
外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外交。《韓非子.五蠹》:「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於從衡之黨,則有仇讎之忠,而借力於國也。」
急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學者注音用詞,相對於緩言。《淮南子.說林》漢.高誘.注:「楚人謂之轔轔讀似鄰,急氣言乃得之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加以內言外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
公案比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古代禪師開悟的故事、非邏輯的言行,作為參禪時思惟的內容。這類的故事或言行,稱為「公案」。因公案的深旨,意恆在言外,故稱比語。《西遊記》第二回:「祖師復登寶座,與眾說法。談的是公案比語,論的是外像包皮。」
將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疑而未決之辭。《韓詩外傳》卷四:「客曰:『在外即言外,在內即言內,入乎,將毋?』」
傜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傜人所用的各種語言。狹義的傜語指漢藏語系苗傜語族的傜語支,為自稱「勉」的傜人使用。廣義的傜語除勉人的語言外,還包括自稱「布帑」的傜人所操屬於苗語支的語言,以及自稱「拉珈」的傜人所用屬於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的語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