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766 ms
共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錢不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僕,次年徙為燕相。性剛直,好任俠,食客日數十百人。後因酒後辱丞相田蚡,與其族皆見誅。
(4) 毀:詆毀,貶抑。
(5) 直:抵得上。通「值」。
(6) 效:摹仿。
(7) 呫囁:音ㄔㄜˋ ㄓㄜˊ,附耳細語。
|
嚮壁虛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向壁虛造」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許慎〈說文解字敘〉(據《說文解字.卷一五上》引)壁中書者,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而世人大共非訾1>,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2>正文,鄉壁3>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燿4>於世。 〔注解〕
(1) 非訾:非議詆毀。訾,音ㄗˇ,詆毀。
(2) 詭更:變更。詭,通「恑」,改變。
(3) 鄉壁:對著牆壁。鄉,或作「向」,皆通「嚮」,面對。
(4) 燿:音|ㄠˋ,同「耀」,炫耀。
|
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誹謗、詆毀。《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昔田巴毀五帝,罪三王,呰五霸於稷下,一旦而服千人。」
|
撼樹蚍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蚍蜉撼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等句,更是直接給予李白、杜甫最高的評價。認為李杜作品成就優異,那些企圖詆毀李杜的人,就像是螞蟻妄想以一己之力搖動大樹,這是多麼可笑,多麼不自量力。後來「蚍蜉撼樹」這句成語,就從詩中「蚍蜉撼大樹」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自量力。
|
射影含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演變成「含沙射影」這句成語了。就幾個來源來看,都含有害人的意思,所以「含沙射影」後來用來比喻間接地詆毀、陷害別人。就是濃縮的「影射」一語,也是負面的用法。
|
鄉壁虛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向壁虛造」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許慎〈說文解字敘〉(據《說文解字.卷一五上》引)壁中書者,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而世人大共非訾1>,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2>正文,鄉壁3>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燿4>於世。 〔注解〕
(1) 非訾:非議詆毀。訾,音ㄗˇ,詆毀。
(2) 詭更:變更。詭,通「恑」,改變。
(3) 鄉壁:對著牆壁。鄉,或作「向」,皆通「嚮」,面對。
(4) 燿:音|ㄠˋ,同「耀」,炫耀。
|
不辯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四歲,根本無法親政,且有年長的哥哥,但欒書等人為了掌握政權,把周子當成傀儡,就稱讚周子十分聰明,並詆毀他的哥哥,說他十分無知,連豆子和麥子都沒辦法分辨,這樣的人怎麼可以做國君呢?後來「不辨菽麥」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人愚昧無知。亦用來比喻缺乏常識或判斷能力。
|
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詆毀。《呂氏春秋.孟秋紀.懷寵》:「謷醜先王,排訾舊典。」《清史稿.卷四五二.蒯光典傳》:「諸生不樂受約束,輒相訾謷,歲餘謝職歸。」
|
不值一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僕,次年徙為燕相。性剛直,好任俠,食客日數十百人。後因酒後辱丞相田蚡,與其族皆見誅。
(4) 毀:詆毀,貶抑。
(5) 直:抵得上。通「值」。
(6) 效:摹仿。
(7) 呫囁:音ㄔㄜˋ ㄓㄜˊ,附耳細語。
|
流言飛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的「飛語」指的是沒有根據的言論,同「蜚語」。後來這兩個典源合成「流言蜚語」,指製造不實的傳言,用來詆毀他人。後泛指謠言。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