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王安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想而奮鬥。他反對一切傳統的舊精神舊習慣。解經務出新意,不用先儒傳注,痛詆《春秋》為斷爛朝報,反對用詩賦取士的考試制度,在這些地方,都可看出這個人的堅強性格和新穎思想。他在文學上,詩、詞、散文都有卓著的成就。就是那些反對他的政治主張的人,也不能不承認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他的詩歌優點,正如他的為人一樣,是有魄力,有骨格,有不同流俗的個性。 文學主張與作品王安石於唐代詩人尊杜甫、韓愈,於宋代推崇歐陽修。李白的天才他雖是讚賞不置,覺得他的作品,大都是美人醇酒的歌詠,沒有充實內容,所以評價不高。他這意見雖說有點片面,但由此也可看出...
郭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76~324)字景純,河東聞喜人。東晉文學家與思想家。博學高才,好古文詩賦,富文采。又精通陰陽曆算五行卜筮之術,後因卦筮違逆王敦,被殺。曾為《爾雅》、《山海經》、《方言》、《楚辭》等書作註。
古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泛指文言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若有詩賦古文更好了,容日細細捧讀。」
曹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寫他的思想抱負。曹植後期的代表作還有《洛神賦》和《贈白馬王彪》,分別是魏晉抒情小賦和五言詩的名篇。詩賦情真意切,詞采流麗,注重韻律,開後世詩歌聲律化之先聲,被稱為“建安風骨”,對後世影響極大。來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3/3/13/n286191.htm
破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唐宋人應舉詩賦和經義及明清八股文的起首,用一兩句話說破題目的要義。《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教他做『破題』、『破承』、『起講』、『題比』、『中比』、『成篇』。」《紅樓夢》第八四回:「破題倒作了一個,但不知是不是。」
江淹夢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 郭璞:西元276∼324,字景純,東晉河東聞喜人。為著名的文學家與思想家,博學高才,好古文詩賦,又精通陰陽、曆算、五行、卜筮之術。曾為《爾雅》、《山海經》、《方言》、《楚辭》等書作注。 (6) 卿:對人的尊稱,此處指江淹。 (7) 見還:歸還。 (8) 五色筆:五色的彩筆。此處隱喻文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梁書.卷一四.江淹列傳》、《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
王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生於177年,死於217年,為東漢人,字仲宣,善於辭賦,乃為建安七子之一,被喻為七子之冠冕。 簡介他這人生來記性過人,曾有一些流傳故事說明他的特點,在詩賦上的成就也高出其他六人,常能把亂世中的經歷和社會現象寫進作品當中,留下寫實的紀錄,其作品多慷慨悲涼,讓人不甚唏噓之手法相當出色。王粲相當年輕就因病去世,那年他剛好出去帶兵,回城路上不幸得到痲瘋而死。年幼時曾受到蔡邕賞識贈其書,後來不為劉表所用,投身曹操,乃器重之,編列於建安七子當中。 評價被喻為七子之冠冕,且劉勰在《文心雕龍•才...
奏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臣子向君王進奏的章疏。《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也稱為「奏章」、「奏疏」。
應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奉天子之命所作的詩賦
本同末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本道理相同,但在外表、細節上則有不同的地方。《文選.曹丕.典論論文》:「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文選.盧諶.贈劉琨詩》:「蓋本同末異,楊朱興哀;始素終玄,墨翟垂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