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逴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超、傑出。《文選.班固.西都賦》:「逴躒諸夏,兼其所有。」也作「卓犖」、「逴犖」。
虓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虎怒吼。比喻勇將奮猛如虎。漢.班固〈答賓戲〉:「于是七雄虓闞,分裂諸夏。」
虛張形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虛張聲勢」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九.魏書.諸夏侯曹傳.曹休》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天下亂,宗族各散去鄉里。休年十餘歲,喪父,獨與一客擔喪假葬,攜將老母,渡江至吳。以太祖舉義兵,易姓名轉至荊州,閒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使與文帝同止,見待如子。常從征伐,使領虎豹騎宿衛。劉備遣將吳蘭屯下辯,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為騎都尉,參洪軍事。太祖謂休曰:「汝雖參軍,其實帥也。」洪聞此令,亦委事於休。備遣張飛屯固山,欲斷軍後。眾議狐疑,休曰:「賊實斷道者,當伏兵潛行1>。今乃先張聲勢,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擊蘭2>,蘭破則飛3>自走矣。」洪從之,進兵擊蘭,大...
尺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狹小的土地。《史記.卷八七.李斯傳》:「使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功臣為諸侯者,使後無戰攻之患。」《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群凶覬覦,分裂諸夏,一人尺土,朕無獲焉。」也作「尺地」。
黃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6~1935)字季剛,湖北蘄春人。游學日本,從師章炳麟,慨然有光復諸夏之志,返鄉集孝義會,說種族大義。民國成立後,任教於北京、武昌、南京諸大學。研習經學,尤精於聲韻。著有《文心雕龍札記》、《黃侃論學雜著》等。
龍戰虎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各強爭鬥。《文選.班固.答賓戲》:「於是七雄虓闞,分裂諸夏,龍戰虎爭。」也作「龍爭虎鬥」。
心定理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心安定,事理合宜。見「心安理得」條。01.《三國志.卷九.魏書.諸夏侯曹傳.夏侯玄》:「然則內外相參,得失有所,互相形檢,孰能相飾?斯得人心定而事理得,庶可以靜風俗而審官才矣。」(源)
 
陵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侮凌辱。《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仲由》:「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後漢書.卷八五.東夷列傳.序》:「遂陵暴諸夏,侵滅小邦。」
內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內安撫。漢.班固〈東都賦〉:「內撫諸夏,外綏百蠻。」《資治通鑑.卷一三一.宋紀.太宗明皇帝上之下》:「寧朔將軍沈攸之,內撫將士,外諧群帥,眾並賴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