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心易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平心靜氣」。見「平心靜氣」條。01.宋.張栻〈答潘端叔書〉:「大抵讀經書,須平心易氣,涵泳其間。」02.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一○.丹鉛新錄六》:「凡讀古人文字,務須平心易氣,熟參上下語脈,得其立言本意乃可。」 
一代儒宗-熊十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漸離開佛教唯識學,形成自己的一套觀點。抗戰時期,繼續著述講學。抗戰末期出版的《新唯識論》語體文本和《讀經示要》是他的思想成熟、體系完成的標誌。1949年後,繼續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著有《原儒》、《體用論》、《明心篇》等。1968年5月23日在上海辭世,死因是受到紅衛兵日夜不停迫害,癲狂而亡;終年84歲。 哲學觀點: 體用不二、心物不二、能質不二、天人不二。人與天地萬物同具仁心本體,內蘊著極大的力量,可以創造、生化。又主張人不被人創造出來的物質世界和人文建制所異化、所遮蔽,以致忘卻人之所以為人的根蒂。 著作:主要著作有...
破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本字音,讀經傳中的假借字,以求經義,稱為「破字」。如《論語.學而》篇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一句中以悅讀說,其義亦作悅。
中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唐、宋國子監教諸生讀經或進士考試時,依文字的多寡,將經書分為大、中、小三級。隋唐稱《詩經》、《周禮》、《儀禮》為「中經」;宋稱《書經》、《易經》、《公羊》、《穀梁》、《儀禮》為「中經」。
經典釋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陸德明撰,三十卷。採輯群經音義及文字異同,為研讀經傳的重要典籍,列入老莊而缺孟子,與一般經籍的範圍略有不同,清盧文弨有《經典釋文考證》三十卷。
韋編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韋編三絕」。見「韋編三絕」條。01.宋.陸游〈五月十一日夜坐達旦〉詩:「讀經今日韋編絕,作賦當時鐵硯穿。」 
持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守戒律。《梁書.卷五○.文學傳下.任孝恭傳》:「孝恭少從蕭寺雲法師讀經論,明佛理,至是蔬食持戒,信受甚篤。」
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虛心求教。《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諸兄每讀經傳,輒下意難問。」
單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單數序的日子。如一、三、五、七日。如:「單日讀經,偶日讀史。」
擒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事情的輕重緩急。唐.元稹〈唐故南陽郡王贈某官碑文銘〉:「少學讀經史子,至古今成敗之言,尤所窮究,遂貫穿於神樞鬼藏之間,而盡得擒縱弛張之術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