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羅賽塔石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tolemy V)的一封歌功頌德的感謝信。起因於托勒密作為法老不久後即取消過去僧侶們所積欠的稅款,豎立標像於神廟,且為神廟廣開財源,對神廟採特殊保護措施等。自西元一八零二年起,羅賽塔石碑則保存於英國大英博物館內,同時公開展示於外界。(註1)羅賽塔石碑的發現約莫在西元一七九九年七月十五日,當時法國拿破崙占領埃及,隨行的法軍上尉在開拓的過程中發現ㄧ黑色大石頭,向上級指揮官請示後即送往學者專家所在的研究所中分析。由於羅賽塔石碑實際上是在羅賽塔郊外所出土,學者根據發現地將其命名,故此石碑被稱為「羅賽塔石碑(Rosetta St...
豪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齧齒目豪豬科。全身黑而生棘毛,尖銳如針,遇敵時常蜷曲其身而豎立硬毛,作為抵禦。食動物腐肉及植物,產於廣西及印度、非洲等處。也稱為「箭豬」。
漏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計時的器具。以銅壺盛水,底穿一孔,壺中豎立一支有刻度的箭,水漸漏則箭上的刻度就逐漸顯示時間。共有一百刻,分晝夜。夏至通常晝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冬至則相反,春秋二分晝夜各五十刻。
娜芙蒂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絕世美貌,是為最美麗且神秘的一位女性,為埃及第一美人,法老艾赫納頓(Akhenaton)甚至在首都豎立圓柱讚頌其美貌,其文如下:「絕世的容顏,快樂的源泉,天籟之聲帶給我於月,優雅的王后,無線的愛戀,為我兩地之君代來幸福的使者。」一般考古學家推斷娜芙蒂蒂與艾赫納頓(Akhenaton)可能共同治理過當時的埃及。在其統治期間曾進行宗教革命,推翻過去古埃及所信仰的傳統神明「阿蒙神(Amon)」,改為信奉「阿頓神(Aton)」。(註1) 娜芙蒂蒂半身石膏像約莫在西元一九零八年,德國的考古學家路德維希˙伯洽特對艾赫納頓古城的南部...
鐵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1) 打擊樂器。將鐵製音板依照鋼琴鍵盤的序列,排列在板架上,每個音板下裝有閉口的共鳴管。另有一種較小的豎立型的鐵琴,沒有共鳴管。演奏時,以木槌敲打,槌頭可分橡皮、玻璃或銅製等。打擊方式分為普通槌式和鍵盤式兩種。[例]音質明亮、清脆是鐵琴的特色。 ◎◎ (2) 藏族的一種拉弦樂器。形制近於二胡。[例]鐵琴多用於藏族傳統及民間歌舞的伴奏。
置錐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籍這篇故事表達自己崇尚自由無為的觀念。文中使用「無置錐之地」來形容堯舜湯武的子孫現在的處境,像連豎立一根錐子這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立錐之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極微小的地方。
支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豎立。如:「他支楞著耳朵,細聽隔房的動靜。」也作「支稜」。
船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豎立的船桅所張的大布幔。為借用風力,使船前進的設備。
百丈懷海禪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具足戒,未久至安徽廬江浮槎寺研讀經藏。於大曆初年 (766) 頃,聞馬祖道一禪師在南康(位於江西)豎立南禪法幢,師遂前往投其座下,遂得道一之印可。與西堂智藏、南泉普願同入祖室,各有擅長,時稱馬祖門下三大士。後出主新吳(江西奉新)百丈山,自立禪院,制訂清規,率眾修持,實行僧團之農禪生活。嘗曰 (T48‧P.1119b):「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元和九年 (814) 入寂,世壽九十五。敕諡「大智禪師」,塔號「大寶勝輪」。座下以黃檗希運、溈山靈祐居首。其後,宋、元諸帝又諡號「覺照禪師」、「弘宗妙行禪師」。師所訂清規,世稱『百...
卓錐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籍這篇故事表達自己崇尚自由無為的觀念。文中使用「無置錐之地」來形容堯舜湯武的子孫現在的處境,像連豎立一根錐子這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立錐之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極微小的地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