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繁文縟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繁文縟節」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元稹〈授王永太常博士制〉(據《全唐文.卷六四九.元稹》引)朕明年有事於南郊1>,謁2>清宮,朝太廟3>,繁文縟禮,予心懵然4>。雖舊章具存,而每事思問。求可以教諸生習儀於朝廷者,有司以扑齥上,求其勉慎所職,無令觀聽者有云,可守太常博士。 〔注解〕 (1) 南郊:京城南面的郊外,通常為太廟所在,古代天子於此祭天祀祖。 (2) 謁:音|ㄝˋ,進見、拜見。 (3) 朝太廟:朝,參拜。太廟,天子為奉祀其祖先而興建的宗廟。 (4) 懵然:糊塗無知的樣子。懵,音ㄇㄥˊ。
紙貴洛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卒年不詳,長相醜陋,然擅於文詞,被武帝選入宮中,以才德見稱,後為貴嬪。 (3) 詣:音|ˋ,拜訪、進見上級或長輩。 (4) 著作郎:職官名。三國魏明帝時設置,隸屬中書省,掌理修撰國史;晉時改隸祕書省,稱大著作。 (5) 張載:字孟陽,晉安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文學家,官至中書侍郎。性閒雅,博學能文,有詩文多篇行世。 (6) 訪岷邛之事:請教關於三國蜀都地區的風土民情。岷邛,指岷山、邛崍山,地約在今四川省。邛,音ㄑㄩㄥˊ。 (7) 門庭藩溷:大門、廳堂、籬笆和廁所,泛指家中各個地方。藩,籬笆。溷,音ㄏㄨㄣˋ,廁所。 (8) 著:音ㄓㄨㄛˊ,放置。 (9) 祕書郎:晉代官制,負責掌...
衡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卒年不詳,長相醜陋,然擅於文詞,被武帝選入宮中,以才德見稱,後為貴嬪。 (3) 詣:音|ˋ,拜訪、進見上級或長輩。 (4) 著作郎:職官名。三國魏明帝時設置,隸屬中書省,掌理修撰國史;晉時改隸祕書省,稱大著作。 (5) 張載:字孟陽,晉安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文學家,官至中書侍郎。性閒雅,博學能文,有詩文多篇行世。 (6) 訪岷邛之事:請教關於三國蜀都地區的風土民情。岷邛,指岷山、邛崍山,地約在今四川省。邛,音ㄑㄩㄥˊ。 (7) 門庭藩溷:大門、廳堂、籬笆和廁所,泛指家中各個地方。藩,籬笆。溷,音ㄏㄨㄣˋ,廁所。 (8) 著:音ㄓㄨㄛˊ,放置。 (9) 祕書郎:晉代官制,負責掌...
引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引導入內。《南史.卷八○.賊臣列傳.侯景》:「以次引進,賚以酒食,言笑談論,善惡必同。」《西遊記》第四一回:「三弟即引進見畢,行者備言借水之事。」
繁文末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繁文縟節」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元稹〈授王永太常博士制〉(據《全唐文.卷六四九.元稹》引)朕明年有事於南郊1>,謁2>清宮,朝太廟3>,繁文縟禮,予心懵然4>。雖舊章具存,而每事思問。求可以教諸生習儀於朝廷者,有司以扑齥上,求其勉慎所職,無令觀聽者有云,可守太常博士。 〔注解〕 (1) 南郊:京城南面的郊外,通常為太廟所在,古代天子於此祭天祀祖。 (2) 謁:音|ㄝˋ,進見、拜見。 (3) 朝太廟:朝,參拜。太廟,天子為奉祀其祖先而興建的宗廟。 (4) 懵然:糊塗無知的樣子。懵,音ㄇㄥˊ。
會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進見。《後漢書.卷四一.第五倫傳》:「從王朝京師,隨官屬得會見,帝問以政事,倫因此酬對政道,帝大悅。」
進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級謁見上級、晚輩拜見長輩。《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進謁嘉謀,退守名都。」《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因返舍走走,在這裡路過,聞知大名,特來進謁。」也作「進見」。
權傾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權勢極大,全天下已無人可與之抗衡。《隋唐演義》第七九回:「楊氏權傾天下。貴妃進見之夕,奏霓裳羽衣曲,授金釵鈿盒。」
偷世竊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篇中韓非認為,君主掌握法度,是為了要擁有生殺的權柄,然而現在遵守法度,想要忠心侍奉君主的人,卻不得進見;而言語巧詐,行為姦軌,僥倖得以偷欺於世的人,反而能夠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 「盜名」則是出自《荀子.不苟》。荀子認為:富貴是人性所愛,貧賤是人性所惡,如果有人厭惡富貴,喜愛貧賤,這是違反人性,用來盜取聲望的作法。這兩個典源,一見「偷世」,一見「盜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欺世盜名」,用來比喻欺騙世人,盜取名譽。
釣名欺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篇中韓非認為,君主掌握法度,是為了要擁有生殺的權柄,然而現在遵守法度,想要忠心侍奉君主的人,卻不得進見;而言語巧詐,行為姦軌,僥倖得以偷欺於世的人,反而能夠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 「盜名」則是出自《荀子.不苟》。荀子認為:富貴是人性所愛,貧賤是人性所惡,如果有人厭惡富貴,喜愛貧賤,這是違反人性,用來盜取聲望的作法。這兩個典源,一見「偷世」,一見「盜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欺世盜名」,用來比喻欺騙世人,盜取名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