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8.36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惟命是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絕對服從命令,不敢違抗。《晉書.卷一二三.慕容垂載記》:「下官殿下之鷹犬,敢不惟命是聽。」《薛仁貴征遼事略》:「公主見問,笑而言曰:『將軍欲過此嶺,何難之有!依我一言,大功必建。』仁貴躬身,遂言:『惟命是聽。』」也作「惟命是從」、「唯命是聽」、「唯命是從」。
莫措手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手足無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有一段記載:衛靈公死後,衛人立蒯聵(ㄎㄨㄞˇ ㄎㄨㄟˋ)之子輒,是為出公。這一年六月,趙鞅將蒯聵納於衛國的戚地,與輒對立。直到出公五年,衛君輒始終違抗父親蒯聵,諸侯們屢次以這件事責備衛國。這時孔子門人子路等多在衛國任職,衛君輒想要請孔子主政。此刻蒯聵已在晉人的協助下回國,佔領了戚邑,父子相峙不下,盡失其應有的風度。在這種情形下,孔子自然不願為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君主效力。他向子路陳述「正名」的道理,說:「名分不正,所說的話就不合道理;說的話不合道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都做不成,當然安上治民的禮、移風易俗的樂就無法產生;禮樂不...
自作主張和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績效不可能是高的。而那些優秀領導,為實現對其有重大意義的目標,對待規則要靈活一些甚至必要時要有所違抗。正如布盧姆柏格和格林菲爾德所說,校長們行使權力的特徵是,他們似乎表現的樣子是自己主宰工作,而不是讓工作控制人。他們不是制度的抵押品,看來他們對玩遊戲在行,而且既依靠玩遊戲求生存,但又不讓遊戲玩的消耗太多的精力。明顯看出,儘管這些優秀領導靈活地對待規則,但他們絕非造反;他們的確在弄著玩呢。研究表明這些領導深明權力如何運作,又知道怎樣去生存。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自作主張和行動英文關鍵字:proactivity 參考資料喬...
違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抗命令。《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軍士從命者賞,違命者誅!」《儒林外史》第一○回:「兩公子見這般說,竟不違命,當下讓到書房裡。」
悖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抗、不順從。《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可見悖叛之事,天道所忌。」也作「背叛」、「倍畔」。
逆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抗命令。《書經.大禹謨》:「三旬苗民逆命。」
順吾者生,逆吾者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從我的就能生存,違抗我的就會滅亡。《三國演義》第六○回:「吾視天下鼠輩猶草芥耳。大軍到處,戰無不勝,攻無不取,順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
公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通的規則、條例。如:「這已是一項不成文的公則,你不要執意去違抗它。」
順頭順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迎合他人而不違抗。《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你以後順頭順腦的,不要扭別,你凡事都順從著,別要違悖了他的意旨。」
違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抗皇帝的旨令。《三國演義》第一○三回:「辛毗宣諭曰:『如再有敢言出戰者,即以違旨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