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3.31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勝枚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勝枚舉」條。 01.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五.鼇拜》:「乃鼇拜當日自恃政柄在握,輒敢擅權骫法,結黨羽,殘害大臣,罪蹟多端,難以枚舉。」
沽名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意做作,用手段謀取名聲和讚譽。明.張鳳翼《灌園記》第三齣:「我知道你不過是沽名釣譽,卻不道長他的志氣,滅我的威風。」《紅樓夢》第五六回:「倘若我只顧了小分,沽名釣譽,那時酒醉賭博、生出事來,我怎麼見姨娘?」也作「釣名沽譽」、「沽名吊譽」、「沽名干譽」、「沽名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接受。[例]應
曲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生火災,鄰居都趕來救火。火災撲滅之後,主人為了表示感謝,便擺設宴席,招待那些幫忙救火的人,唯獨沒有請最先提醒他預防火災的客人。如果他一開始就接受那位客人的建議,做好預防措施,也就不會發生火災,所以他最應該感謝的,其實是那位客人。相同地,如果皇上接納徐福的建議,事先壓制霍氏,那麼朝廷也就不必付出那麼大的代價了。」宣帝看了奏摺,覺得很有道理,就下令賜給徐福財帛官爵,做為獎勵。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曲突徙薪」,用來比喻事先採取措施,以防止危險發生。
作繭自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蠶吐絲結繭,將自己包裹於內。語本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燭蛾誰救活,蠶繭自纏縈。」後比喻人做事反使自己陷入困境。如:「當初他為了功,把所有的事全攬在身上,如今出了問題,責任只能一肩扛,真是作繭自縛!」
心曠神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改建岳陽樓,該樓高三層,向下可看到波光粼粼的洞庭湖。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好朋友,他倆是同榜進士,滕子京范仲淹寫篇文章記事,范仲淹於是寫了〈岳陽樓記〉這篇傳誦千古的文章。「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寫的就是在春風和暖,陽光明亮的時候登上岳陽樓所看到的景色。「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此時登上岳陽樓,覺得心胸開闊,豁然開朗,精神十分愉快,所有一切榮辱得失都會忘得一乾二淨。端起酒杯,在陽光的照耀與清風的吹拂下,舉杯暢飲,這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
巧言令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巧言令色」。見「巧言令色」條。 01.《魏書.卷九三.恩倖列傳序》:「夫令色巧言,矯情飾貌,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此蓋苟進之常也。」 02.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三.愛卿傳》:「妾本倡流,素非良族。……令色巧言,迎新送舊;東家食而西家宿,久習遺風;張郎婦而李郎妻,本無定性。」
孑然一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岸,兵勢三分,使彊者進取,次當守船,又次運糧,行人雖多,難得悉用;加以單步負糧,經遠深入,賊地多馬,截無常。若淵1>狙詐2>,與北未絕,動眾之日,脣齒相濟3>。若實孑然4>無所憑賴,其畏怖遠迸5>,或難卒滅。使天誅稽於朔野,山虜承間而起,恐非萬安之長慮也。」權未許。瑁重上疏曰:「……今凶桀未殄,疆埸猶警,雖蚩尤、鬼方之亂,故當以緩急差之,未宜以淵為先。願陛下抑威任計,暫寧六師,潛神嘿規,以為後圖,天下幸甚。」權再覽瑁書,嘉其詞理端切,遂不行。 〔注解〕 (1) 淵:公孫淵(?∼西元238),三國魏遼東襄平人,公孫康子。魏明帝太和二年,拜為揚烈將軍、遼東太守。青龍元年,通孫權,權遺使立為燕王...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俟子小愈5>而去。」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髣髴若夢。見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國王遣小臣致命奉。」……王曰:「前奉賢尊命,不棄小國,許令次女瑤芳奉事6>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詞。……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生曰:「我放蕩,不習政事。」妻曰:「卿但為之,余當奉贊。」妻遂白於王。累日,謂生曰:「吾南柯7>政事不理,太守黜廢,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與小女同行。」生敦授教命。王遂敕有司8>備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錦繡、箱奩9>、僕妾、車馬,列於廣衢10>,以餞公主之行。……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樂、車輿、武衛、鑾鈴,爭來迎奉,人物闐咽,鐘鼓喧譁,不絕十數里。見雉堞臺觀,佳氣鬱...
狡兔三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如果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梁國一定能國富兵強。於是梁惠王派人請孟嘗君到梁國,連續請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齊王得知梁國一直派人來請孟嘗君,連忙也派人請孟嘗君重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請求,把先王傳下的祭器,放在薛地,並且興建宗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當宗廟建好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三窟已成,從此以後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後來「狡兔三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有多處藏身的地方或多種避禍的準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