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疾病預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以免生出先天缺陷兒。 一般診斷1. 在懷孕第8~11週時,用注射吸管吸取絨毛膜的細胞,做染色體及酵素的檢查,稱滋胚層毛膜取樣法。2. 在懷孕第16~20週時,用注射針頭抽取孕婦子宮內的羊水,漿脫落在羊水內的胎兒細胞加以培養,然後做染色體及酵素檢查,此法稱羊膜穿刺。3. 超音波檢查,其用途是在了解胎盤及胎兒的內外構造,可迅速判斷胎兒的生存性及是否畸形,如小腦症等。 健康檢查正常健康的成年人,每年應檢查一次;還在學的學生身體正快速成長中,建議每一學...
胰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胰臟所分泌的消化液。無色無味而有黏性,帶鹼性,內含多種酵素,如脂肪酶、蛋白酶、澱粉酶等,可助消化。
褐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品在加工或貯藏過程中產生褐化的現象,包括非酵素性褐變及酵素性褐變。如切開或碰傷的蔬果(蘋果、香蕉、梨子、馬鈴薯等),時間一久表面即變成褐色。
胃蛋白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胃液中的酵素,可分解蛋白質。也稱為「胃液素」。
2.一種由牛或豚等的新鮮胃臟中所得的含蛋白酵素的物質。可助胃的消化作用。
蠶豆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即「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酶缺乏症」,是一種性聯隱性遺傳性疾病。病患紅血球中缺乏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酶,使紅血球無法承受氧化性物質的侵襲而破裂,引起廣泛溶血反應,甚至引發缺氧性休克昏迷。發病的原因主要是食用了某些具有強氧化力的物質,如抗瘧疾藥、磺胺劑、部分止痛劑、蠶豆、樟腦等。病人以男性居多。
酸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有醣類、醇類或油脂等有機物質受氧氣、溫度、熱、日光、細菌、酵素等作用,而呈酸味的現象。如牛乳中的乳糖受乳酸發酵菌的作用而變為乳酸。
細胞溶解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水解植物細胞壁的酵素
高氏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即高雪氏症(Gaucher disease)。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因體內缺乏一種醣脂類特殊水解酶,而使醣脂類物質堆積在肝臟、脾臟、骨髓,甚至到神經系統。患者會有肝脾腫大、貧血、出血傾向及骨骼發育不正常等明顯症狀。
葉綠體基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綠體內散布許多囊狀膜,而囊狀膜外的膠狀物質,稱為「葉綠體基質」。內含酵素,可固定二氧化碳以合成葡萄糖。
果寡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糖和寡糖的合稱。係以蔗糖為原料,藉微生物產生的果糖,再經軟化酵素作用而製成的人工代糖。糖度低,適合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食用。此外,亦可增加腸胃吸收能力,防止蛀牙,改善便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