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個別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來的「個別引導教育」,修訂成為「我國的個別化教學模式」。 要素確認國中教育目標:以五育並重為目標。鑑別學生個別差異:對學生的智力、性向、過去的學習經驗、認知特性、學習方式、未來志向及其家庭學習環境均予以客觀評量。分類與選定目標:依學生個別差異,區分學習目標為共同性目標及選擇性目標。前者為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目標:後者則依據學生個別差異的鑑定情形,由師生共同選定。配合學習目標,編選分組教材:為達成選擇性目標,區分成三類:創造性教材(creative teaching material),簡稱C教材,提供資質較優者學習。實用...
判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辨別、鑑別、鑑識
眼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欣賞或鑑別的標準。[例]張小姐選擇對象的條件很嚴,而且眼界頗高。
速度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速度測驗(speed test)速度測驗的功能如果以一般項目分析方法,容易發生錯誤,速度測驗通常項目很多,大多數受測者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全部題目,僅有極少數的受測者在規定時間內可以答完所有的項目。因為能力越強者,其作答速度越快,也比較有可能對位於後面的題目作答。所以對速度測驗項目鑑別能力會有高估的現象。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在分析每一個項目時,應只對受測者以答完的項目進行分析。但以這種方法分析項目難易度有兩個缺點:第一,位於比較後面的項目,僅有少數人答對,因此項目難易度或
燕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燕鴴 Glareola maldivarum1.1 基本資料1.2 型態特徵1.3 生態習性1.4 鑑別特徵1.5 命名由來1.6 關鍵字1.7 參考書目 燕鴴 Glareola maldivarum 基本資料分類:鷸目,燕鴴科體型大小:身長二十四公分,翼長十七至二十公分<註1>別名:土燕子保育等級:珍貴稀有保育類<註2> 型態特徵雌雄體色一樣,有冬夏羽之分,幼鳥體色較灰,體背部的羽毛顏色呈鱗片狀。夏羽 - 嘴喙黑色,基部內側紅色;體背部茶褐色,喉部乳黃色,外圍有一黑圈;眼周圍白色,臉頰及...
複本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複本法(alternate-forms method)複本法是指對受測者實施一份正本,一份複本的測驗,複本是指兩份測驗的題材都取自相同範圍,測驗內容、題型、題目數、難易度、鑑別度、指導語、例題、測驗時間限制等,都必須非常類似。每一個測驗都可以從其測驗範圍內,編製出許多內容相似的複本題目,讓受測者接受複本測驗,再將受測者在正本與複本測驗的分數求相關,就可以計算出複本信度。但是,實際上各種心理與教育測驗,不容易編製許多複本對受測者施測。為了克服重測信度的缺點,大多數測驗僅提供一份正本一份複本,讓受測者先接受第一份正本測驗,再...
輔導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殊教育計畫及章則之擬辦事項。2.特殊教育班及教師教學及輔導工作事項。3.辦理特殊教育班學生之甄選鑑別事項。4.特殊教育畢業學生之追蹤輔導事項。5.特殊教育班學生個案研究與輔導。6.協助教師從事各班特殊學生之教育與輔導。(註二) 參考資料(註一)任晟蓀著:《學校行政實務. 處室篇、法規篇》,台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5月。頁321-346。(註二)吳清山著:《學校行政第六版》,台北:心理出版社,2011年10月。頁371-404。 關建字中文關鍵字:輔導室英文關鍵字:Office Of Counselors
項目反應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腦化適性測驗發展出來的測驗理論,適性測驗是電腦根據受測者的能力,快速運算與選題的功能,給受測者不同鑑別度的題目,這就好像會自動思考的智慧型測驗,所以逐漸成為性向測驗的發展主流。簡單來說,電腦會在受測者的作答過程中,機動性的判斷受測者的能力,來選取適合的題目給受測者作答。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項目反應理論英文關鍵字:Item Response Theory;IRT 參考資料葉重新著。心理與教育測驗。2010初版。頁143-145。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高檯明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鏡高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西京雜記》的記載,劉邦攻入咸陽宮時,尋獲寶物一方明鏡,它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也能鑑別人心正邪。秦始皇常利用它來照宮女,凡心膽慌張跳動的就殺死她。杜甫〈洗兵馬〉詩「司徒清鑒懸明鏡」句,正式用「懸明鏡」來稱許司徒李光弼,從此人們就以「明鏡(秦鏡)高懸」來比喻官吏辦事明察洞燭,執法公正嚴明。
識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鑑別東西好壞。《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元來這個張大名喚張乘運,專一做海外生意,眼裡認得奇珍異寶,……所以鄉裡起他一個混名叫張識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