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53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嵌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術形式名稱。《古印度藝術論》(Silparatna)中使用的術語,現成為印度婦女憑記憶沿襲傳統圖樣的一種繪畫。在孟加拉(Bengal),目前將這些圖樣稱為「alpona」,主要是為每個村莊的節慶而製作,也常常是為家庭中與婚禮或喪禮有關的特殊儀式場合而製作;鋪設在儀式中與會者的位置;以往,有錢人家會雇請手工熟練的藝術家去嵌入這些舞蹈圖樣,有時用半寶石,有時用很平常的物質。遊客若造訪亞格拉(Agra)的泰姬馬哈陵(Taj Mahal),可對印度嵌的瑰麗得到深刻的認識;該處,這些圖樣是呈現在壁壘的垂直面。從前鋪設於堡壘,是以「嵌」的方式,有時用「巴吉西棋」(Pachesi)式,不過這些圖樣都是...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糾正像片嵌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控制像片嵌圖。
邊蛤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厚實,橫橢圓形或卵型,大型;左右殼相等;殼喙突出,指向殼體前方;小月面與楯紋面清楚;韌帶位於殼喙後側;兩殼各有2枚突出主齒,以及前後側齒各一枚,後側齒較前側齒長;閉殼肌痕卵圓到腎臟形,前閉殼肌痕稍大;無外套灣;雙殼可密閉,殼內緣有細齒狀缺刻;殼飾基本上為放散肋,其上疊覆以平或有同心細肋的外層;本科貝類多為化石種,現生僅2個種,生活於印度-西太平洋熱帶珊瑚礁間砂質底或海草床底質中。晚三疊世卡尼期(Carnian Stage)(約227百萬年前)-現代。
點石斑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頭較大,大於體高,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5-3.0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窄,中央微凹。眼較小,短於吻長。口大;上頜骨後端延伸至眼後緣下方;上頜前端有一能倒伏之牙齒;兩側齒細圓錐狀,排列不規則;下頜前端有較大圓錐狀齒;腭骨和鋤骨均具齒。鰓耙數8+14-16。前鰓蓋骨後角具3-6個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7-52;縱列鱗數90-121。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5-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淺褐色,體側具6條暗褐...
航線嵌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一條航線中連續攝影之像片,拼接製成之長條形像片嵌圖。
像片嵌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航攝像片嵌圖。
未糾正像片嵌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無控制像片嵌圖。
側掃聲納嵌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側掃聲納所集之資料,經類比或數位影像處理,再加以糾正、剪接而成之連續性影像圖。
航攝像片嵌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多張具有重疊之垂直航攝像片,切去其邊緣與重複部份,依其互相銜接之影像,貼於圖板上,成為一大幅之連接像片,加註地名及說明註記製成之圖,稱為航攝像片嵌圖。通常利用糾正儀糾正成垂直攝影之像片,或直接利用近似垂直攝影之像片貼製成。
銹平唇蜾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文名為銹平唇蜾蠃。別名為銹蜾蠃、黃蜾蠃,褐胸泥壺蜂。體長25mm,有腹柄的大型蜾蠃。胸部短寬,腹柄形狀類似凹背蜾蠃,前半部細,後半部粗胖,但錘腹第1節背面沒有凹陷。身體黑色,紅褐色部位包含臉部唇基、複眼後方細縱紋、觸角柄節、前胸、胸部側面鄰近前胸的塊斑、後胸細橫紋、各腹節端部的寬橫紋以及六足,中、後足腿節內側黑褐色,雄蟲唇基橙黃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