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4.45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葷八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神紊亂,糊裡糊塗。[例]這幾道難解的數學題已經把他搞得七葷八素,什麼事都不用做了。
壓抑作用(Repress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續地暗中影響個體的行為,使個體在日常表現中不知不覺地做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究理的莫名舉動,抑或產生奇異難解的感覺。潛抑在潛意識裡的內心衝突,其強度並未減弱,它們仍不時以不同方式從潛意識竄越而出,因此個體須不斷耗費心力,才能將其壓抑,使個體常感心神耗竭。對痛苦體驗或創傷性事件的選擇性遺忘,是壓抑的典型表現。小至日常的口誤或筆誤,大至幼時遭遇性侵害的當事人,潛抑其記憶於潛意識中。皆為潛抑作用的不自覺主動性遺忘(並非「否認事實」)。 應用與舉例一位法官每次遇到扒手總會從重量刑,自己也不曉為何。直到某天赫然想起:幼時與父母在百貨公...
及時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能救人急難的人。宋.葉庭珪《海錄碎事.卷一二.臣職部下.賙急門》:「薛允恭,能賙人之急,人號『及時雨』。」《水滸傳》第一八回:「那押司姓宋名江,……每每排難解紛,只是賙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賙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
千軍萬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鏡花緣》第二一回:「正在難解難分,忽聽東邊山上,猶如千軍萬馬之聲,塵土飛空,山搖地動,密密層層,不知一群甚麼,狂奔而來。」
費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解釋或了解。如:「這事費解得很。」
淺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難解、艱深、深刻、深奧
經綸滿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屯難之象,但是雷聲過後,就會雲行雨施了。這種現象有如許多事情剛開始,所遭遇到的困難情況一樣,等到困難解決後,進展就會順當了。所以孔子要君子從卦象中去學得規劃、治理事情的道理。〈象辭〉中「君子以經綸」,就是「君子藉以習得經綸之理」的意思。出現「滿腹經綸」一語較早的文獻,如宋.洪炎〈聞師川諫議至漳州作建除字詩十二韻迓之〉詩:「滿腹懷經綸,筆閒(間)含露雨。」正是在說這位師川諫議大夫「滿腹經綸,文章含雨露」了。含雨露,就是會照顧百姓的意思;「滿腹經綸」就是才識豐富,才能高超了。
纖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塵不染」之典源,提供參考。 ◎1《景德傳燈錄.卷三.弘忍大師》師知付授時至,遂告眾曰:「正法難解,不可徒記吾言持為己任。汝等各自隨意述一偈,若語意冥符,則衣法皆付。」時會下七百餘僧,上座神秀者,學通內外,眾所宗仰,咸共推稱云:「若非尊秀,疇敢當之?」神秀竊聆眾譽,不復思惟,乃於廊壁書一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遣有塵埃。」師因經行,忽見此偈,知是神秀所述,乃讚歎曰:「後代依此修行,亦得勝果。」……能1>至夜,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能自秉燭,令童子於秀2>偈3>之側寫一偈云:「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 〔注解〕 (1) 能:慧能(西元6...
有求必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有所請求,必能如願。《鏡花緣》第三八回:「且有求必應,最肯排難解紛。」《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誰家短個三吊兩吊的,有求必應。」
再接再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再接再厲」。見「再接再厲」條。01.唐.韓愈等〈鬥雞聯句〉:「事爪深難解,嗔睛時未怠。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