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7.09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疲困乏力的馬,不怕鞭子打得急;已窮困不堪的人民,不畏懼嚴刑峻法的壓迫。意指為政者,應以仁存心,以民心為取向,切不可一味以嚴法重懲加之於民,當以民眾利益為先。漢.桓寬《鹽鐵論.紹聖》:「梁氏內潰,不能禁峻法不止,故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雖曾而累之,其亡益乎。」
鞭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鞭,官刑。扑,教刑。鞭扑指用鞭子責打的刑罰。《國語.魯語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也作「鞭撲」。
馬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策馬的鞭子。《隋書.卷四二.李德林傳》:「高祖以馬鞭南指云:『……使自山東無及之者。』」《三國演義》第五八回:「超厲聲大叫曰:『曹操休走!』操驚得馬鞭墜地。」
抽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鞭打。如:「他被鞭子抽打得渾身是傷。」
蒲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蒲草製成的鞭子。比喻寬刑。《後漢書.卷二五.劉寬傳》:「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唐.李白〈贈清漳明府姪聿〉詩:「蒲鞭挂簷枝,示恥無撲抶。」也作「鞭蒲」。
著先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琨知祖逖被用,便說常常恐祖逖先於他握鞭子,馳騁沙場。語本《晉書.卷六二.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比喻先人一步。
響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鞭子高揚在半空中,再用力往下抽,由於空氣受到快速的擠壓,會發出極大的響聲,稱為「響鞭」。如:「車夫揮了一下響鞭,催促騾馬繼續前進。」
揚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揚起鞭子。《三國演義》第一○回:「曹操縱馬出陣,身穿縞素,揚鞭大罵。」
皮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革製的鞭子。《西遊記》第二五回:「且與我取出皮鞭來,打他一頓,與我人參果出氣。」六十種曲本.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七齣:「鷺鷥行狀黃昏後,也曾聞河東獅吼,爹行千休萬休,休將那皮鞭緊抽。」
鞭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鞭子抽打犯人的刑罰。《書經.舜典》:「鞭作官刑。」唐.孔穎達.正義:「此有鞭刑,則用鞭久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