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7.70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緊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鬆懈、鬆散、稀疏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避開敵軍初征時的旺盛鬥志,待其鬆懈返回時再予攻擊。《孫子.軍爭》:「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明.塗澤民〈與李總兵書〉:「法曰:『實而備之,強而避之。』又曰:『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雖常談,實萬古用兵之要訣。」
以佚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逸待勞」之典源,提供參考。 《孫子.軍爭》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1>,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2>,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3>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注解〕 (1) 惰歸:鬆懈返回。 (2) 譁:音ㄏㄨㄚˊ,大聲喧鬧、吵雜。 (3) 佚:音|ˋ,通「逸」。安閑。
偷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對方防備鬆懈或疏失時,突然發動攻擊。如:「我方趁黑夜掩護,偷襲敵軍陣地。」
黃雀伺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螳螂捕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有一天,莊子在雕陵閒遊,看到一隻奇特的大鳥飛進別人的栗園裡,停在樹上。他不知不覺地被大鳥吸引,提起衣服下襬走進園中,想用彈弓射下大鳥。他走過去,往樹叢裡望,發現有隻蟬躲在樹蔭裡,因為太舒適而鬆懈下來,完全不知道身後有隻螳螂,用樹葉遮蔽,正撲身向前抓牠。那隻螳螂抓到蟬後,得意洋洋的,同樣也沒警覺到身後有隻大鳥,正伸著脖子啄牠。莊子看到這種情形,有所警惕,悟得「利益」與「禍患」相連相倚的道理,於是丟下彈弓,轉身便要離開,但被守園人發現而指責了一頓。此事讓莊子悶悶不樂了三天,並體悟到唯有隨時保有真我,不為外物干擾,才能避於禍害。「螳螂捕蟬」這句成語就是...
怠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鬆懈倦怠,提不起勁。《墨子.非命》:「彼以為強必貴,不強必賤,強必榮,不強必辱,故不敢怠倦。」
逸以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逸待勞」之典源,提供參考。 《孫子.軍爭》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1>,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2>,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3>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注解〕 (1) 惰歸:鬆懈返回。 (2) 譁:音ㄏㄨㄚˊ,大聲喧鬧、吵雜。 (3) 佚:音|ˋ,通「逸」。安閑。
以逸擊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逸待勞」之典源,提供參考。 《孫子.軍爭》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1>,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2>,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3>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注解〕 (1) 惰歸:鬆懈返回。 (2) 譁:音ㄏㄨㄚˊ,大聲喧鬧、吵雜。 (3) 佚:音|ˋ,通「逸」。安閑。
煙幕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用以掩飾真相或本意的言詞或行為。[例]警方宣稱此案尚未掌握具體證據,原來只是想讓在逃疑犯鬆懈戒心的煙幕彈罷了。
酒後吐真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酒喝多了以後,因防衛心理鬆懈,而較敢於說出真心話。如:「他酒後吐真言,把對小華的戀慕之情完全傾露出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