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9.86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雙扇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呈圓形,屬於薄革質,具長葉柄,通常為兩裂對生呈扇形,而其先端淺裂或深裂成破傘狀。雙扇蕨的葉片除基部有鱗片外,其餘則為光滑。 果實雙扇蕨具有孢子囊群,呈圓形,一般散生於網眼中之游離小脈邊緣,不具孢膜。 應用雙扇蕨可用於庭園美化,亦可作為大型盆栽。藥用則可治療體虛、風濕痛、關節炎等。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66。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32。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雙扇蕨英文關鍵字:Dipteris c...
孤挺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石蒜科孤挺花屬,多年生草本。於地下部分有鱗莖呈扁球形,每一鱗片可長出一片線形葉片,葉光滑,略肉質,先端鈍形。花軸長約六十到九十公分,軸端開花四朵以上,花色繁多,花冠漏斗形,花被裂片六枚,二輪。蒴果近球形,三裂。種子扁平,黑色。可以種子繁殖或用鱗莖作無性繁殖。也稱為「百枝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莎草科薹屬,「蒒草」、「禹餘糧」之一種。參見「禹餘糧」條。
海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條鰭亞綱。生活於海中,直立游動,頭像小馬,尾巴似象鼻,嘴呈管狀。全身布滿骨質鱗片,長成後身長約十五公分,尾巴能蜷曲捲物。雄性海馬尾部腹面有一孵卵囊,雌海馬產卵於其中,以孵育小海馬。晒乾後為珍貴的中藥。[例]海馬沒有牙齒,所以吃進食物後,不經咀嚼就整個吞下。 △龍落子  ◎
台灣赤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苞片內有2雌花,子房2室,花柱2枚果實特徵:約2公分長褐色毬果狀,苞片與其內側的小苞片合生為宿存性的鱗片狀保護構造,堅果扁平,兩側具有狹翼<註3>生活周期:3至4月萌芽期,10至11月花期,11至2月結果期,11至12月落葉期<註1>原產地:東亞、中國大陸觀賞特色:觀果繁殖方法:播種莖的特徵:樹皮暗灰褐色,平滑<註2> 能適應環境也能使其適應台灣赤楊別名台灣榿木、水柯仔,水柯柳等。它的天賦異稟,天生就有適應環境的本領,能從平地一直分布到高海拔地區,在它生長的地方往往能形成純林,蔚為勝景...
燕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稀有保育類<註2> 型態特徵雌雄體色一樣,有冬夏羽之分,幼鳥體色較灰,體背部的羽毛顏色呈鱗片狀。夏羽 - 嘴喙黑色,基部內側紅色;體背部茶褐色,喉部乳黃色,外圍有一黑圈;眼周圍白色,臉頰及頸側至胸部黃褐色;腹部以下白色。冬羽 - 羽色與夏羽無太大差異,但嘴喙基部變黑色,喉部淡褐色,外圍的黑圈變得不明顯。 生態習性常單獨或成群出現於海岸附近之砂石地或內陸的溪床等開闊區內。以類似燕子的飛行方式在空中捕捉金龜子、蜻蜓、蒼蠅等飛行中的昆蟲,也會在地面上急行啄食蚱蜢或蝗蟲等地面活動的昆蟲。在台灣本島,除了少部份是本島繁...
石蠶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石蠶蛾(caddisflies) (註1)1.1 種類(註2)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2 相關教學資源 石蠶蛾(caddisflies) (註1)1. 石蠶蛾和蛾與蝴蝶有著密切的關係,唯一的區別在於翅膀上不是細小的鱗片而是鱗毛。當石蠶蛾在休息時,翅膀就會像屋脊一樣立在身體上方;在飛行時,後翅和前翅有彎曲的絨毛相連。大多數石蠶蛾的顏色都是較深且黯淡的,有白色、黑色或灰色斑點。石蠶蛾的身體較長,翅膀是三角形,有一對較大的複眼,又細又長的觸角由很多節構成,成蟲也具有咀嚼式口器,但因已經退化,所以只能用來喝水和吸花...
海岸擬茀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蕨屬(Phymatosorus)的海岸擬茀蕨,其根狀莖為匍匐狀,粗狀而發達,多分歧,其莖上被有黑褐色鱗片。 葉海岸擬茀蕨的葉片一般自地際萌發,疏生,葉緣為全緣,屬一回生羽狀深裂,葉質為革質至厚肉質。 果實海岸擬茀蕨以孢子繁殖,其孢子囊群一般著生於裂片背面中軸的兩側,無孢膜構造。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88。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54。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海岸擬茀蕨英文關鍵字:Phymatosorus scolopendrium (Bu...
逆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龍喉下倒生的鱗片。《韓非子.說難》:「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
蘇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裂片邊緣反捲作為一大特色。 花蘇鐵一般為單性花,雄雌異株,通常為頂生。雄花呈長圓錐形,由許多花粉囊的鱗片狀小孢子葉所組成。而雌花則是由大包子葉具生於頂端。 果實蘇鐵為裸子植物,其種子呈扁倒卵形,外種皮近紅色。 參考書目註1: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92年10月,頁72。註2:吳淑芬(1995),《花的奇妙世界:四季花語錄160則》,臺北市:綠生活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頁218-219。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