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6.85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劉大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廷玉所黜,以教書為業,直到老年,默抑以終。劉大魁是清代桐城派「三祖」之一,是方苞的得意門生,也是姚的老師。劉大櫆補充方苞的理論,認為「義理、書卷、經濟」是文章的材料和內容,而「神、氣、音節」是作家之能事。方東樹曾說:「學博(劉大櫆)論文主品藻,侍郎(方苞)論文主義法。」 著作《海峰詩文集》、《論文偶記》、《評選唐宋八家文鈔》 觀點劉大櫆著有《論文偶記》,提出「神氣」說,強調神氣、音節、字句間相互表裡之關係;「神氣」為文之最精處,所以他主張於音節求神氣,於字句以求音節。在此同時,又將詩之蘊含、深遠、疏曠、情韻諸特質給引...
蒼狗白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斯須改變如蒼狗」,演變成「白雲蒼狗」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現「白雲蒼狗」的書證如清.姚〈慧居寺〉詩:「白雲蒼狗塵寰感,也到空林釋子家。」
歌頌功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歌功頌德」。見「歌功頌德」條。01.宋.鄧牧《伯牙琴.君道》:「後世為君者歌頌功德,動稱堯舜,而所以自為乃不過如秦,何哉?」02.清.姚〈古文辭類纂序目〉:「碑誌類者,其體本於詩,歌頌功德,其用施於金石。」
中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庸之道。《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序》:「自後帝德稍衰,邪孽當朝,處子耿介,羞與卿相等列,至乃抗憤而不顧,多失其中行焉。」清.姚〈方侍廬先生墓誌銘〉:「先生默默,獨守中行。」
梅曾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主柔而不可屈;不為熊熊之光,絢爛之色,而靜虛澹淡,若近而若遠,若可執而不停」。 評價梅曾亮是繼姚之後影響最大的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在當時及後世均享有很高的評價。「京師治文者,皆從梅氏問法。當是時,管同已前逝,曾亮最為大師」。其大壽時,朱琦作詩志賀,曰:「桐城倡東南,文字出淡靜。方姚惜已往,斯道墮塵境。先生年六十,靈光餘孤炯。絕學紹韓歐,薄俗厭鶉黽。古稱中隱士,卑官樂幽屏。文事今再盛,四海勤造請」,吳南屏在《梅伯言先生誄辭》中說:「時學治古文者,必趨梅先生,以求歸、方之所傳」,吳汝綸說:「郎中君既沒,弟子晚出者,為上...
論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體名。其體蓋源自古代諸子,旨在論證說理。如清朝姚的《古文辭類纂》有論辨類。今多稱為論說文。
古文辭類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姚編。七十五卷,分十三類,選錄各家之文,以示義法,為桐城派之要典。
斬將奪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勇猛善戰或鏖戰沙場。《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一.八義記.拷問如姬》:「只消受得瘞粉埋香,索強似斬將奪旗。」《孤本元明雜劇.萬國來朝.第一折》:「為文者調和鼎,燮理陰陽。為武者沖圍破陣,斬將奪旗。」也作「斬將搴旗」。
小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自己的謙稱。清.姚〈祝芷塘同年惠書併以新刻詩集見寄復謝〉詩:「豈徒小我吞如芥,更使前賢放一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扁額。通「扁」。清.姚〈快雨堂記〉:「一日,得尚書書『快雨堂』舊楄,甚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