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28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集賢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設立的文學三館之一,掌刊輯經籍,搜求佚書等事的官署。原名「集仙殿」,至唐玄宗開元中改稱為「集賢殿」。以五品以上為學士,宰相知院事。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其後以博學宏詞,授集賢殿正字。」《舊唐書.卷一○六.列傳.李林甫》:「即日林甫代九齡為中書、集賢殿大學士、修國史。」
揆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宰相或內閣總理。唐.李乂〈哭僕射鄂公楊再思〉詩:「揆席凝邦績,臺階闡國猷。」
張邦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081~1127)宋代東光人。官至太宰相。靖康時金人陷汴京,執二帝北去,立邦昌為楚帝,後為高宗賜死。
大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宰相。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一:「唐薛昭緯侍郎,恃才與地,鄰於傲物,常以宰輔自許,切於大拜。」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六齣:「若論迎立之功,今日大拜,自然讓馬老先生了。」
由竇尚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竇,洞穴。宋人許及之諂事宰相韓侂冑。侂冑生日,及之遲到,只得俯身進入祝壽。後為尚書郎二年不遷,竟又屈膝流涕訴告,求得參知政事官,因而當時流傳著「由竇尚書,屈膝執政」的譏笑語。典出《宋史.卷三九四.許及之傳》。後用以比喻靠諂媚逢迎作官,而無真才實學的人。
將相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為大將宰相的才能,今泛稱能擔當大任的人才。語本《晉書.卷六五.王導傳》:「此兒容貌志氣,將相之器也。」也作「將相具」。
湯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傳商伊尹曾負鼎俎為商湯烹食,因得見商湯以陳述王道,商湯乃委任以國政。見《史記.卷三.殷本紀》。後遂用湯鼎作為對宰相的頌詞。唐.賀知章〈奉和聖製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謨字〉詩:「三歎承湯鼎,千歡接舜壺。」
龍袖嬌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上所喜愛的人。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俺本是鳳城中黎庶,端的做龍袖裡嬌民。」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四折:「你本是龍袖裡嬌民,堪可做朝中宰相。」也作「籠袖嬌民」。
深識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識精深,考慮長遠。《後漢書.卷二七.杜林傳》:「古之明王,深識遠慮,動居其厚,不務多辟。」《元史.卷一五八.竇默傳》:「深識遠慮,有宰相才,則史天澤其人也。」
相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尊稱自前朝任職至今的宰相。《三國演義》第八五回:「今曹丕分兵五路,犯境甚急,相父緣何不肯出府視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