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習障礙資源班課程內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能力的訓練。6. 聽覺活動聽覺活動的訓練課程包括聽覺鑑定能力、聽覺區別能力和聽覺記憶力訓練。7. 認知活動經由各種遊戲活動訓練兒童的認知能力,諸如思考能力、關係和差別概念、比較、對照觀念和問題解決能力。8. 社交活動兒童社交技能的課程包括人際互動和相處能力的訓練,以及合作性遊戲的教學活動等。9. 基本學業技巧基本學業技巧課程的重點是在改善兒童的閱讀和數學能力,教師依據兒童的成就水平或受教程度實施補救教學。10. 功能技巧課程包括(1)消費者資訊,...
巧逾造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巧奪天工」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郭璞《葬書.外篇》目力之巧,工力之具1>,趨全避闕,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觸類而長2>,玄通陰陽,巧奪3>造化4>。 〔注解〕 (1) 具:才能。 (2) 觸類而長:理解此一事物的規律,進而增長對其他同類事理的認知。見「觸類而長」。 (3) 奪:勝過、壓倒。 (3) 造化:指化育萬物的大自然。
兒童交通博物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內首座以陸上交通為題材而設立的博物館。成立於民國八十年八月。館內分為兒童交通公園、兒童館、明日交通世界館三大部分。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使兒童認識正確的交通常識及規則,並以各種展示設備加強兒童對行的認知,以改進現行交通安全教育無法落實的缺點。
討論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演皆可以作為溝通的方式。5. 必須有教學目標:作為一種教學法,討論教學法也有其特定的叫目標,茲一認知、情意與技能等三方面來說。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社會科、討論法教學英文關鍵字:Social Studies、 the discussion method 參考資料陳國彥博士著。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民國85年3月,頁140-141,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美國社會科課程的理想判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介紹,來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知識和能力。至於反省思考的層,根據二氏的看法,由高而低,分成:1. 認知能力。2. 了解因果關係的能力(causality)。3. 有效描述社會現象(validity of explanation)。4. 應用的能力。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了解因果關係的能力、有效描述社會現象、社會英文關鍵字: causality、validity of explanation、Society 參考資料陳國彥博士著。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民國85年3月,頁56-58,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獨斷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斷訓練模式(assertive disci-pline)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以認知心理學角度探討班級經營的相關研究因此興起。歸納班級經營相關研究文獻,其模式的應用包括行為改變(behavior modification)、現實治療(reality therapy)、教師效能訓練(teacher effectiveness)及獨斷訓練模式(assertive disci-pline),教師在運用上可以依照該模式作選擇或是交互使用,以下以獨斷訓練模式介紹,一言蔽之,教師應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期望...
藝術諮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宣洩自己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情感或是思想。(註1) 藝術諮商之益處可綜合各種感官的感受:因藝術設計到認知功能的適當發揮,因此孩童在下筆前需要自行思考過,並且考慮周圍環境因素等等,進而能整合出一幅作品。可獲得無法直接觀察的觀點:因所表達出來的思想以及情緒,綜合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因此諮商員可透過藝術的呈現,了解到無法觀察出的行為觀點。不傷害別人的宣洩方式:當孩童還不知以何種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時,通常會產生出攻擊行為以及暴力的舉止,因此透過藝術的宣洩,可必須傷害他人。幫助小孩成長:藝術作品的呈現可幫助小孩有成長機會,以及提...
社會科教學的建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反省潮流中,更企圖統整具有東方哲學意味的新文化,譬如大量的引入法國後現代的哲學主張和俄國的社會文化認知等,使得建構論對各種不同的社會因素,能有更多面向的趨近理念。Fosnot曾指出建構論具有以下的四個基本原則:第一個原則是知識由國去的建構所組成的。他解釋說我們在這客觀世界中建構我們的經驗是透過一種邏輯的架構轉換。第二個原則是建構係經由「同化」(assimilation)和「調適」(accommodation)而來。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社會科、建構論、認識論、同化、調適英文關鍵字:Social Studies、Const...
模糊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美國人札德(L.A.Zadeh)在西元一九六五年創立的一種數學理論。強調人類的思維、推理及對周遭事物的認知,在本質上都是相當模糊的,因此認為以精確為導向的傳統分析方法,已不完全適用於以人為中心的系統上,必須以模糊算則分析取代傳統的數量方法。此種理論的應用領域非常廣,舉凡以生命行為為主要角色的系統所組成的體系,都可以此理論探討之。以工業設計為例,結合此種理論之產品將更為人性化,符合實際的需求,如洗衣機將可隨衣物多寡、髒汙程度等而自動調整水位與清洗時間;冰箱則可隨食物種類、數量而調整溫度等。這些產品將明顯產生節省水電的效益。
多重人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解離性的精神官能症。在壓力下,一個人表現出兩種或兩種以上完整的人格系統,每個系統各具獨特的認知、思考、情緒與行為表現等模式,並且各有其相當穩定的特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